鲜奶保温时效测试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

ID:39325562

大小:2.1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30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1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2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3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4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5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6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7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8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9页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_第10页
资源描述:

《鲜奶保温时效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鲜奶保温时效测试目录一、测试目的2二、测试工具2三、测试环境2四、测试时间2五、测试过程35.1开始测试(08:15)35.2首次检测(12:15)45.3二次检测(14:15)55.4三次检测(18:15)65.5四次检测(21:15)75.6五次检测(23:15)8六、测试结果及分析96.1总测试时间96.2鲜奶保温时间分析96.3冰袋融化时间分析96.4包装成本分析106.5总结1010/10一、测试目的通过对不同包装的鲜奶保温效果及冰袋融化程度进行测试,对鲜奶的保温时效进行测试,为客户体验及物流运输提供数据依据。二

2、、测试工具测温枪、泡沫盒、保温袋、冰袋、鲜奶等。三、测试环境室外、傍晚及晚上室内温暖处。2014年8月7日天气温度25-31摄氏度。四、测试时间2014年8月7日星期四,08:15-23:1510/10五、测试过程5.1开始测试(08:15)两瓶鲜奶放置于保温袋,冰袋放置在鲜奶放置在泡沫盒中,冰袋用气泡袋子装起来,避免冰袋直接接触鲜奶。鲜奶温度为0.5摄氏度。泡沫盒中,鲜奶温度为0.7摄氏度。温度测试方法。摆放环境。10/105.2首次检测(12:15)两瓶装加了保温袋包装: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1.9摄氏度。冰袋刚刚有一

3、点点水,基本没有融化。两瓶装直接放泡沫箱: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8.8摄氏度。冰袋刚刚有一点点水,基本没有融化。10/105.3二次检测(14:15)两瓶装加了保温袋包装: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1.4摄氏度。冰袋融化度3%。两瓶装直接放泡沫箱: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1.2摄氏度。冰袋融化度3%。10/105.4三次检测(18:15)两瓶装加了保温袋包装: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3.6摄氏度。冰袋融化度20%。两瓶装直接放泡沫箱: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2.2摄氏度。冰袋融化度5%。10/105.5四次检测(21:15)两瓶装加了

4、保温袋包装: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5.8摄氏度。冰袋融化度60%。两瓶装直接放泡沫箱: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2.2摄氏度。冰袋融化度40%。10/105.6五次检测(23:15)两瓶装加了保温袋包装: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6.0摄氏度。冰袋融化度80%。两瓶装直接放泡沫箱:打开检测鲜奶温度为:15.6摄氏度。冰袋融化度60%。10/10六、测试结果及分析6.1总测试时间2014年8月7日星期四从08:15-23:15总计:15个小时。6.2鲜奶保温时间分析两瓶鲜奶放入保温袋温度变化(摄氏度):0.7-11.9-11.4-1

5、3.6-15.8-16.0冰袋装在气泡袋中温度变化(摄氏度):0.5-8.8-11.2-12.2-12.2-15.6由于使用测温枪测试,温度有稍微偏差。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冰袋放入气泡袋中要比把鲜奶放入保温袋中的保温效果稍好。6.3冰袋融化时间分析鲜奶放入保温袋,冰袋直接放入泡沫盒温度变化:基本无融化-3%-20%-60%-80%鲜奶直接放入泡沫盒,冰袋放入气泡袋中温度变化:基本无融化-3%-5%-40%-60%鲜奶放入保温袋中要比冰袋放入气泡袋中冰袋的融化速度要快,同样的时间和环境温度,冰袋不加气泡袋的融化速度加快。气泡

6、袋对冰袋的融化起到了保温作用,也同样是鲜奶的保温时效增长。10/106.4包装成本分析如果鲜奶使用保温袋包装,成本在3-8元;如果增加气泡袋和气泡垫成本在1角以内。目前2瓶装基本不晃动,4瓶装可以考虑解决晃动问题。6.5总结今天的测试天气和环境温度不能达到测试的保温最长时效,但可以看出两种包装的效果对比。冰袋放入气泡袋中相比鲜奶放入保温袋中在鲜奶的保温温度和冰袋融化速度都优于后者。冰袋放入气泡袋中保温时效更好,如果定制保温袋形象和成本都会有所提升。1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