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

ID:39325332

大小:64.7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30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1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2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3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4页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前语文知识的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前知识梳理高考前认真梳理知识点,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胸有成竹地去迎接高考,这是每一个高三经验老师的做法。现将厚厚的一本复习资料整理成两张试卷形式,望同学们好好复习,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以不变的知识点应万变的试题。可以先复习回忆,再巩固完成练习卷,检测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一、文学常识: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按题材分,则有历史小说、神话小说、科幻(武侠、言情、侦探小说等

2、。2、散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游记散文。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神聚。因此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3、古诗词常见知识:(1)古体诗,又叫古诗、古风,包括乐府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标题中有时会出现“歌”、“行”、“吟”、“引”等标志词。(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包括绝句(截句)、律诗和排律。绝句每首四句,二、四句末一个字要押韵。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

3、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须对仗。偶数句末一字要押韵。(3)词,盛行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叫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它与内容无必然联系,常见的词牌有《浣溪沙》、《渔家傲》、《念奴娇》等。有的词还有标题。从结构上看,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分别叫三叠、四叠(词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阙或一片)。从字数看,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从创作创作风格看:宋词的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4)曲,继词后于元代兴起的可歌唱的新诗

4、体。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小令由一支曲牌构成,如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潼关怀古”是题目。套数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构成的。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如《窦娥冤》,其中的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叫正旦。4、古诗词常见的题材(1)山水田园诗,抒发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的情感。(2)咏物言志诗,抒发自己的某种理想与人格追求的情感。(3)边塞征战诗,抒发边塞将士为国杀敌的壮志/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情感。(4)羁旅行役诗,抒发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情感。(5)赠友送别诗,抒发朋友之间离别时

5、的挚爱真情、难舍伤感的情感。(6)咏史怀古诗,抒发对现实的哀叹/壮志难酬/仰慕前贤的情感。225、其它古代文体“论”,用以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课文《过秦论》。“说”,通常是叙述兼议论(填表达方式),如课文《捕蛇者说》。“传”,记载人物生平事例,如课文《苏武传》。“记”,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均可,如课文《石钟山记》。“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课文《陈情表》。“疏”,古代臣子向君王条陈自己对某事看法的一种文体,如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书”,即书信,如课文《与朱元思书》。“序”,有介绍或评述作品的书序,如课文《伶官传序》;有送别亲友所写赠序,多抒发

6、劝勉、依恋、敬爱之情,如《送东阳马生序》。“赋”,原是《诗经》铺陈叙事的一种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具有体物写志注重铺陈的特点,如课文《阿房宫赋》。二.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1、指代词的意义:考查这、那、其、此等一些代词或概括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解答方法:①找到代词在文中的位置②结合具体语境,找准指代的具体内容,一般原则:由近及远;若直接的答案语句找不到,就需要自己提炼概括③采用同位替换的方式予以检验。2、词语的语境义:考查的是在特定具体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区别于本义的一些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有着某种特殊目的和用途的具有新含义的词语。

7、解答方法:①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②结合具体语境,推断该词的特定含义,要注意该词语的词性以及和周围词语的搭配关系、语言色彩等。③表述时要简要概括,代入检验看是否基本切合文意3、同义词的辨析:包括辨析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词义的轻重差别、词义的范围大小、语体色彩(书面语、口头语)以及和其他词语的搭配习惯等。解题方法:①找到该词所在的语境。②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包括词义的轻重、所指范围、感情色彩等。③结合语境,反复推敲,选出恰当的词语。三.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

8、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