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ID:39320753

大小:1.12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6-30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学校德育 理论与实践参考书目:1.戚万学、唐汉卫主编:《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袁桂林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美]霍尔、戴维斯著:《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美]马丁·L·霍夫曼著:移情与道德发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6.[美]路易斯·拉思斯著:《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魏贤超著:《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第3版)

2、,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9.冯增俊著:《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绪论“道德”的词源中国道:最初见于金文,其原始意义为“道路”;《说文解字》有“一达谓之道”,指有一定指向,到一定地方的道路。后其涵义延伸为“天地自然之道”和“人伦之道”。“道”的字形与字义德:《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指个体对“道”的心得,即内在体悟。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和“德”二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西方在西方,“道德”(moral)一

3、词源自拉丁语的mos,mores,moralis。而mos(复数为mores)意指“传统的习惯”;罗马时代的成语mospartrum(祖先的习惯)更明确地表达了此种意义。所以,道德主要指传统的风俗习惯。道德的本质社会规范体系。如礼貌待人、爱护公物、有责任、尽义务等。神或上帝的命令。如摩西十诫:不可信他神;不可擅自雕刻偶像;不得滥用上帝名字;尊父敬母;不可杀人;不可通奸;不得偷盗;不得作假证陷害邻人;不许贪图他人的东西。习得的行为方式。如做出慈善、利他、牺牲等的活动和行为。心理反应类型。如道德良心的体验。总结: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4、,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及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神或上帝的启示道德的起源人的情感欲望纯粹理性康德: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人的劳动实践人之内心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作为社会制度的自然进化出于利己的社会契约现代德育理论篇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Kohlberg)(一)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来源1.社会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矛盾频发;美苏争霸背景下教育主知主义的兴盛2.

5、道德哲学和心理学来源:柏拉图、苏格拉底、康德、杜威、鲍德温、皮亚杰等(二)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三水平六阶段(三)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测量:两难故事法(四)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特征1.道德发展阶段即道德判断结构2.道德阶段是一种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3.道德阶段具有不变的序列性4.道德阶段具有文化的普遍性(五)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1强调道德形式的发展,而不是道德内容的累积2.强调儿童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诊断分组提供两难故事引起心向引导讨论转换提升(五)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课堂道德讨论1.通过道德两难问题测验,确定班里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道德成熟分数=1×A%+2×B%+3×C

6、%+4×D%+5×E%+6×F%例:某学生经过数次道德两难故事测试,其综合道德成熟分数=1×0%+2×15%+3×47%+4×30%+5×8%+6×0%=3312.根据测量结果,将学生分成一定的讨论组(1)将相邻阶段的学生分在一组(2)不同阶段学生的比例相当(3)每组人数在8~12人之间3.编制和提供道德两难故事(1)假设的故事(2)历史中的故事(3)现实的故事4.引起学生对讨论的心向5.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1)讨论基础阶段目的:使学生明晰故事中的道德成分,形成特定的道德判断方法:突出道德问题、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使问题情境复杂化(2)讨论深层阶段目的:使学生反思自身的判断依据

7、,发现自身的不足与高阶段判断的合理之处方法:精炼提问、强调较高阶段的观点、澄清和概括、角色承担提问6.讨论的转换与提升二、价值澄清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者拉斯思(L.Raths)、西蒙(S.Simon)、哈明(M.Harmin)、柯申鲍姆(H.Kirschenbaum)等(一)理论形成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社会变化剧烈、社会问题丛生的情况下,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混乱,表现在冷漠、心浮、犹豫不决、自相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