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ID:39314514

大小:22.9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30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_第1页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_第2页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_第3页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_第4页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法治周末记者高欣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二儿子王岩很想为父亲写一本书,为父亲尽一份孝心。同时,因王近山作为热播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的原型而为人们所关注,王岩也想借此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书写完后,王岩颇费斟酌地给书起了一个名字:铸魂。这本名为《铸魂》的半回忆录、半传记小说,在2014年11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王岩用笔名“石尚山”,将这本近百万字的作品,当作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献礼。  书中,王岩再现了王近山在战场上的经典战例和战场奇迹。同时,首次正面讲述了王近山与韩岫岩的战地浪漫曲,真实记录了二人的婚变过程以及王近山被下放

2、农场后的经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有责任站出来澄清对于父亲的误读曲解,也想更正一些对父亲伤害性的,甚至是污蔑的不实言词。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份迟到的交代。”近日,在接受《法治周末》独家专访时,王岩和王近山的小女儿王珍珍代表家人,表达了这样的态度。  用16年,重拾父亲的一生  1998年的初春,81岁的韩岫岩带着儿女孙辈到八宝山公墓为王近山祭扫,纪念王近山逝世20周年。  王近山于1978年5月10日病逝于南京,终年63岁。当时正忙于拨乱反正的邓小平直电南京军区,要求由他亲自审定关于王近山的悼词,并将“副参谋长”改为“军区顾问”。中央军委随即补发通

3、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南京军区破格操办了王近山的丧事。  不久,邓小平又亲自交办开国上将宋任穷等同志,将王近山的骨灰从南京家中移送北京八宝山公墓国家高级领导同志灵堂安放。  在当日祭扫回家,韩岫岩一直抬头注视着墙上王近山的照片。在王岩的试探下,她说:“我不应该把这个谜和这些故事带走。虽然我和他离婚了,分手了,但是我想,我有责任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王近山,告诉你们有关我和他的故事。”  从那时起,王岩便萌发了真实还原父亲这一生的想法。家里人也一致认为:王岩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1968年,19岁的王岩穿

4、上军装,赴南京入伍,成为王近山儿女中的第一位军人。那一年,他将自己的名字正式改为“王岩”。次年,王近山从他下放的农场调回南京军区,父子在南京重逢。  王岩与父亲的相处时光多了起来。在王近山小女儿王珍珍的印象里,父亲与二哥王岩总是在交流军事,因此她觉得,写父亲,写父亲打过的那些仗,“得二哥来”。  于是,全家签名,“授权”由王岩执笔,来写父亲。  “每次我们让父亲讲讲战争时期的事,他总是讲自己身边那些小战士,讲自己的战马,却很少讲自己。”王珍珍说。也因此,还原战争时代的王近山,除了母亲与兄弟姐妹们的回忆,王岩还需要寻找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了解。  搜集材

5、料的过程曲折而漫长。有些老人和王岩相谈甚欢;有些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有些老人出于一些考虑,拒绝了访谈。王岩说,无论他们作出怎样的决定,他都能理解。  在书中,王岩记录了父亲身边很多战友。“黝黑的脸庞上一副凛然正气”的尤太忠、有着“精干睿智的眼睛”的肖永银、把“我生来就是为他挡子弹的!我是他的‘光荣警卫"挂在嘴边的张高,甚至是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小战士潘海生……  对于以前在部队只写过公文的王岩来说,写作的过程“很痛苦”。而且,王岩觉得,肩上的责任不亚于一项艰巨、重大的军事任务。他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也想揭秘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进入“战斗”状态的王岩很

6、像当年前线指挥的“王疯子”:有时候几顿饭不吃,通宵坐在电脑前打字,和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较真”。  “我们盼望能有一本全面记录和还原父亲一生的书,看他自己跟自己较劲,都不敢催他。有时候我晚上睡觉前看他坐在电脑前,凌晨起床时看见他还在,早晨起来他还在写。”王珍珍说。  有时写完一部分,王岩会给王珍珍打电话交流。念着念着,电话两边都没了声音。兄妹俩都说不出话来,只是哭。  “我没少逼他吃速效救心丸。”王珍珍看着王岩说。  终于,赶在王近山诞辰100周年的前一年,《铸魂》一书正式出版。子女们第一时间将新书放在父亲的墓碑前。  “这么多年来,作为王近山的子女

7、、家人,我们始终背着一个沉重的负担,觉得父亲不能只是被碎片化地、甚至是错误地宣传。我们必须如实把真实情况告诉给关注我父亲的人们,我们应该为父亲做点什么,尽这份孝心。”王岩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从萌发念头到正式出版,王岩走过了整整16年。  王疯子”的“疯”  1930年,15岁的湖北黄安(今红安)放牛娃王文善告别家乡时在大别山前下跪磕头,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近山。然后,他头也不回地“为天下人民打天下”去了。20岁时,他就因骁勇善战,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副师长,成为军中尽人皆知的“王疯子”。  “王疯子”的名号似乎源于王近山担任连长时的一次肉搏战。“他

8、抱着敌人滚落悬崖,头上被山石戳穿一个洞,仍然忍痛拔枪打死敌人。”王岩回忆道。  从红军时期的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