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熙的管理思想

论康熙的管理思想

ID:39307895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30

论康熙的管理思想_第1页
论康熙的管理思想_第2页
论康熙的管理思想_第3页
论康熙的管理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康熙的管理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康熙的管理思想24行政管理12(2)徐渡安摘要:1644年清兵入关,血腥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当时,社会仍处于动荡的局面。满洲贵族的圈地,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分裂割据势力,威胁着国家的统一;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新疆等地虎视眈眈,清朝版图面临被宰割的危险。面对这一系列社会矛盾,康熙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目的出发,在他执政的六十一年中,采取一系列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对内发展经济、削平三藩;对外抗击沙俄的侵略,巩固清朝封建国家。本文通过对康熙所做政策的指导思想

2、进行了简略的探讨,下面分四个部分来论述康熙的经济政策。关键词:康熙管理思想一、康熙生平简介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

3、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二、康熙的管理思想(一)康熙的用人思想1、“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思想谕曰:“有治人无治法。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释义:只有管理好人没有说管理好法律的。根据我观察任用人的经验,一个人必须先看他的居心好不好,然后才看他有没有能力和知识,如果居心不好,就是有能力和知识,这又有什么用呢?2、“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思想康熙曰:“古今讲道学者甚,尤好非议人,彼亦徒能言之,而言行相符者事。是以朕不尚空言,断不肯非议古人。何以言之盏人各有长距,弃短取长始

4、能尽人之才,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或缺即行指摘,此非忠恕之道也,故孔子当时惟节取之善,隐讳人之短。”释义:古代和现代讲道学的学者很多,特别喜欢责备其他人,其实他也只能是能说会道而已。真正盲行相符的人很少。所以朕不提倡说空话,更不能责备古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是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才能够丰富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一定要求全责备,别人稍微犯有一点错误就加以批评指责,这不符合忠厚宽恕的精神,因此孔子在当时只选择吸取别人的优点,避口不谈别人的缺点。3、“为政在于用人”思想康熙曰:“朕莅政五十余年,海内升平,皆恃众

5、大臣为朕股肱耳目。朱子亦云为证在于月人。大小臣工俱宜实心任事,直言身隐,方为社稷苍生之福。为大臣者当识大体,不可琐屑刻薄。朕待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小臣各有等级。若特大学士与小臣无异即非礼也。又如赣林等作诗写字、作古文或时文,朕皆固才器使,未尝求全责备也。”释义:朕执政五十多年,国内太平无事都是靠大臣们的帮助。朱子也说过治理国家关键是用好人。大小官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工作,直言不讳,这才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作为大臣应当知道识大体,对一些琐屑小事不要过分苛求。朕对待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小官各有不同的等级,如果对待大学士和小官一视同

6、仁就不合制度。又如翰林院士作诗写字作古文和作时文,朕都量才使用,从来都不求全责备。4、“世问全才未易得”思想康熙二十五年自寅闰四月戊午,上请大学士等曰:“世间全才未易得。但能于性理一书精加观览,则愧怍之处甚多,虽不能全依书以行,亦宜魁强研求明晰义理,若祗泥辞章字句有何裨益?”释义:人世间不容易得到没有缺点的全才,但是只要能够对性理一书稍微看一下,那么扪心自省的惭愧的地方就很多,自己的言行虽然不能完全按照这本书所说的去做,也应该对这本书认真研究明白一些道理,如果只拘泥于辞藻字句又有什么好处呢?5、“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思想康熙七

7、年戊中三月丁未,上谕吏部:“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今在京各部院满汉官员俱论责俸升转,虽系见行之例,但才能出众者常以较量贵俸超擢无期,此后通有紧要员缺,着不论资俸将才能之员选择补用。”释义:国家政事必须委托给德才兼备的人,现在京城各部院满汉官员的升迁都是论资排辈,虽然这些都是多年的惯例,但才能出众的人常常却因为资历太浅升迁无望,此后如果有重要的职位空缺,应该不论资历,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担任(一)康熙的文化管理思想1、强调兴礼教。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诏说:“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

8、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康熙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16]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