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

ID:39281890

大小:21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9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_第1页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_第2页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_第3页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_第4页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日期:2009-03-02]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  耳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收站,前人称为“采听宫”,耳是人体信息的窗口,也是人体脏腑重要的外相。耳为人体宗脉之所聚,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脏腑经络的病理尤可反映于耳,通过耳可以较早预报体内疾患,因此耳是人体体表外窍中的重要荧光屏,通过耳相可以窥测内脏的疾患。耳部是人体信息输出、入最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人体各脏器、各部位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点,故耳具有重要的预测疾病的意义。  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皆相关联,耳尤与肾、心最为密切。 

2、 耳与肾关系:耳为肾所主,肾开窍于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肾主耳”“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此外,《难经》与《中藏经》也有记载,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足见耳与肾的特殊关系。      耳与心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日:“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关于心开窍于耳的意义,《甲乙经》上即有解释,认为心气本通于舌,五脏皆有窍,舌非窍,故心窍寄耳,原文曰:“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杨上善《太素》也持上述观点,并指出心开窍于耳是因“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济,心气通于耳,故以窍言之,即

3、心以耳为窍”。今人实验观察证实手少阴心经的刺激感传可以上传耳廓,表明心耳之间确实以经络为媒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耳只应为肾窍,其言心窍者,无非说明耳不独与肾有关,且和诸脏腑皆有密切联系。首先,从经络来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为听”。说明经络与耳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直接循环耳部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上耳前”。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上项,系耳系,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

4、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因此,胃、膀胱、三焦、胆经,其经气皆直通于耳,其病候也皆反应于耳。如手少阳三焦经“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焯,嗌肿喉痹。是主所生病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在十五络脉中,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因此手太阴肺经与耳也有经络联系基础。经气间接影响耳的经络有六阴经别,借其阳经通路上达于耳,此外阴跷、阳跷,其经气也上通于耳,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所聚也”。即是对耳与脏腑关系的总括。  以上说明了耳与五脏皆密切相关,耳为肾之窍,故耳为肾之外候。肾藏精,精充耳始能听,故《灵枢·脉度》日:“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心主神,心神

5、明始能审听。肝藏血,耳受血始能听。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合司宗气,肺朝百脉,宗气上贯于耳,耳方能闻。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即可说明。脾胃为升降之中轴,脾胃升降正常,清阳之气上达贯耳,耳方能聪,因此耳不仅为肾窍、心窍,同样亦为肺窍、脾窍、肝窍。耳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不过占人体总面积的百分之一而已,然却具有对全身脏器预报的全息作用,就是因为耳通过经络系统与内脏有着纵深联系的缘故。事实上,耳下确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脑及人体各部组织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耳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气象预报站”。  以上说明耳与人体脏腑经络

6、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脏腑有病也必然反映于耳,故耳先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第二节 耳廓的形态[日期:2009-03-02]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  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  一、前外侧面图8—1 耳廓前外侧面图  1.耳轮为耳廓周缘向前卷曲部分。  2.耳轮脚为耳轮在外耳道口上缘伸入耳甲内的横行堤状隆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4.耳轮尾耳轮下端与耳垂相接的无软骨部分。  5.耳轮棘在耳轮与耳轮脚交界处,因该处有软骨突起如棘状故名。  6.对耳轮耳轮前方与其相对的平行弓状

7、隆起。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角和对耳轮下脚组成。  7.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上支。    8.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下支。    9.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浅窝。  10.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构成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11.耳屏:又称耳珠,为耳廓外面前缘,外耳道口前方的瓣状隆起。耳屏的个体差异较大,常有单峰、双峰、三峰等型。    12.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对耳轮下部弯向前方的隆起。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切迹。  14.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或叫前切迹。  15.耳甲为由耳屏、

8、对耳轮下角、对耳轮、对耳屏,屏间切迹等所围成的凹陷。耳甲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耳甲艇,下部为耳甲腔。  16.耳甲艇又称耳甲窝,为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