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

ID:39269887

大小:1.8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29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_第1页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_第2页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_第3页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_第4页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2沈心工、李叔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六、学堂乐歌代表音乐家教学内容:学堂乐歌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教学目标:掌握沈、李对学堂乐歌的贡献,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重点:学堂乐歌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意义。四、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根据日本新式学校唱歌的经验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也是以在学校内集体歌咏、并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学会西方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的知识。学堂乐歌的创作方式主要是依曲填词、选曲填词、按词选曲。词、曲的中西合璧和进行曲体裁是学堂乐歌的主要特征。学堂乐歌的创作方式

2、及作品,在当时和随后的20-30年代,曾引起一些音乐家不同程度的批评,有人甚至认为学堂乐歌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杂种歌”。当时的歌曲大多是单音歌唱(齐唱),极少有合唱。除李叔同外,一般对伴奏均无特定要求。1、采用日本的曲调配中文歌词;2、采用西洋曲调配中文歌词;3、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歌小调配新的歌词;4、创作新的曲调和填词,即编创者自己创作的“自创曲”。其它依据的原曲囊括古今中外的民间歌曲、学校歌曲、古典歌曲、宗教歌曲、歌剧选曲和各色各样的器乐作品。五、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学堂乐歌发轫于19世纪末而在20世纪最

3、初20年达于鼎盛。上海具有新式学校的广泛基础和民主思潮的人文背景,成为我国学堂乐歌兴起的前沿基地。上海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当时具有民主思想的音乐先驱者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密不可分,其中有两点是极为显明的:一,都曾留学日本。我国西洋音乐的引进开始主要也是来自日本。二,以留日学生成为急先锋和中坚的力量大部分是上海籍人,这些人的家庭都较富裕,接触民主思想后,出国探求救国图强之路。他们先在日本组织音乐社团,回国后大力提倡而使学堂乐歌蔚然成风。如沈心工、曾志忞等。即使不是上海籍人,但他们的主要音乐活动地区都涉及到上海

4、,如李叔同等。1、生平简介1870-1947,音乐教育家,原名庆鸿,笔名心工。出身于道光年间上海望族家庭。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中秀才,1895年执教于圣约翰书院,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0年与师范班的同学筹办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01年毕业后应聘任该附小教师。沈心工1902年4月,东渡日本,自费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1首乐歌《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这是中国人举办近代音乐讲习活动的首

5、创。后因日本政府伙同清朝钦差迫害中国留学生,他与部分同学退学抗议,转入中国人自办的清华学校学习。2、乐歌创作1903年2月回国后竭力提倡乐歌活动,在南洋公学首开乐歌课,在务本女塾、龙门师范等处教授、推广乐歌。为教学需要开自编乐歌,从1904年起,先后编辑出版《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1936年修订,精选82首歌曲汇编出版《心工唱歌集》;翻译出版《小学唱歌教授法》。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所编歌词浅而不俗,形象生动,所选曲调适合儿童的特点,在当时的中小

6、学生中十分流行。作品内容可分三类儿童歌曲:《兵操》《竹马》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何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从军歌》等;自度曲:《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等,以《黄河》影响最大。3、评价沈心工是点燃乐歌运动火炬,开创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的启蒙音乐家,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从1903年沈心工在学校创立唱歌课,推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启蒙运动开始,中国的音乐事业跨越了几个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沈心工发起的乐歌运动是继教会与教会学校里的圣咏、军队里的军歌之

7、后,把西式集体歌唱的演唱方式,广泛引入到了中国的学校。李叔同1、生平简介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生于天津官商家庭。学贯中西,艺专多科,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1905年,母亲病逝,叔同改名李哀。是年秋东渡日本,后改名李岸。1911年3月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先后在天津、上海等地任绘画和音乐教师,培养出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28-194

8、2年,在厦门,《三宝歌》就是在南普陀寺创作完成的。1942年10月10日下午写下绝笔“悲欣交集”,13日晚8时安详西逝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刘质平(左)李叔同(中)丰子恺(右)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在书、画、篆刻、诗词、音乐、戏剧、戏曲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并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2、艺术贡献(1)音乐方面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