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55601
大小:368.3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28
《北大思想史第二十八讲李贽与方以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八讲:李贽与方以智ThePhilosophyofLizhiandFangyizhi2021/9/8北大思想史童心说质测与通几随、泯、统2021/9/8北大思想史李贽,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生于公元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死于公元1602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福建泉州人。他的祖先曾航海经商,父亲靠教书为生。他做过二十年小官,晚年专门写书讲学,对当时的道学家多有揭露,对封建礼教也有所批判,因而遭到统治者的迫害,最后自杀于狱中。李贽的著作重要的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2021/9/
2、8北大思想史一.童心说人伦物理是非无定童心2021/9/8北大思想史1.人伦物理“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焚书·答邓石阳》)“若无山河大地,不成清净本原矣,故谓山河大地即清净本原可也。若无山河大地,则清净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断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焚书·答自信》)2021/9/8北大思想史2.是非无定“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3、,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同上)2021/9/8北大思想史3.童心李贽宣扬所谓“童心”,认为童心是“真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而一切“闻见道理”都是童心的障碍;闻见道理是从“多读书识义理”来的,所以“多读书识义理”都是“障其童心”的。2021/9/8北大思想史方以智,字密之,生于公元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死于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安徽桐城人。他在崇祯时,曾任翰林院编修。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方以智逃至南方,永历三年,超拜礼
4、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固辞不就。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清兵攻破桂林、广州,方以智削发为僧,表示决不降服清朝。出家后,改名弘智,别号愚者大师。他早年著作是《通雅》、《物理小识》,晚年著作有《药地炮庄》、《东西均》、《易馀》、《性故》、《一贯问答》等。此外有《浮山前后集》、《博依集》等。(《易馀》、《性故》、《一贯问答》等现仅有抄本)2021/9/8北大思想史二.质测与通几质测通几心、理、气2021/9/8北大思想史HaveABreak!2021/9/8北大思想史1.质测“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
5、情,徵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物理小识·自序》)“质”指实物(不是性质之质),“测”是考察。“质测”即对于实际事物进行精细的考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2021/9/8北大思想史2.通几“通观天地,天地一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物物神神之深几也。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物理小识·自序》)所谓“几”指细微的变化,亦即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说由现象认识本质,最深刻的本质也属于客观实际。“物物神神之深几”即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深刻的原因。“
6、通几”即是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2021/9/8北大思想史3.心、理、气“无真妄之真真,即统理气之至理。”(《所以》篇)“形本气也,言气而气有清浊,恐人执之,不如言虚;虚无所指,不如言理;理求其切于人,则何如直言心宗乎?”(同上)“因言气理,而质论、通论之,皆归一心。”(《声气不坏说》)2021/9/8北大思想史三.随、泯、统随、泯、统交、轮、几反因2021/9/8北大思想史1.随、泯、统“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贵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贵使人贯。”(《三征》)“究竟统在泯随中,泯在
7、随中,三即一,一即三。”(同上)所谓“随”即顺从常识,承认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承认对立之为对立;所谓“泯”即消除一切区别,不承认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不承认对立之为对立;所谓“统”即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把两者贯通起来。2021/9/8北大思想史2.交、轮、几“交以虚实,轮续前后,而通虚实前后者曰贯,贯难状而言其几。”(《三征》)“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几者,微也,危也,权之始也,变之端也。”(同上)“交”即对立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轮”即对立两方面相互转化相互推移,“几”是变化的开始,即事物运动变化的
8、内在源泉。2021/9/8北大思想史3.反因“吾尝言天地间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极相反。……夫对待者,即相反者也。……吉凶祸福,皆相倚伏。生死之几,能死则生,徇生则死。静沉动浮,理自冰炭,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极必动,动极必静。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岂非天地间之至相反者,本同处于一原哉?”(《东西均·反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