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49859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8
《关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小结——学生情商教育的探究戚墅堰实验中学石礼红9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挫折,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也是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心理学大词典》对“挫折”是这样解释的: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这么琐碎,就伤心落泪;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者因为家长、老师批评了几句,离开他们的家园,作为一个被误解的结果,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如此多
2、的现象及后果实在让人痛惜。“挫折,能使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真正地“长大”。现在许多为父母、为师长者,只重视让孩子吃好玩好学习好,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挫折,“脆弱”成了许多孩子的“致命伤”,因此,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是由于学生个体思想需要和内部动机无法实现的主观因素造成的,象理想挫折、情感挫折、追求挫折等;二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乃至自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象交往挫折、学习挫折、健康挫折等。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多变迁、高竞争、广信息、新变化,虽然给学生的心理成熟带来了许多积极
3、的因素,但同时也使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了。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三、课题研究方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法进行研究,培养以及增强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一)、帮助学生认识抗挫折能力的重要要告诉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一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而看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要看这个人是如何面对种种挫折的。可以跟学生讲讲自己怎样面对挫折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告诉学生,很多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克服种种困难,有着惊人的抗挫折能力。还可以从反面教育学生9,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抗挫折的能力,那他其他方面就是
4、十分优秀,最终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我可以给你提供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学的高才生去某单位应聘,面试结束以后去看录取的情况,结果发现自己面试的成绩很差。他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去投河自尽。幸亏被好心人及时救起,这时他们家发现那高才生面试的成绩是第一名,是孩子在看成绩时看错了一行。那高才生欣喜不已,马上去单位报到。但老板却不要那高才生了,理由是那高才生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差,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更大的挫折,那该怎么办呢?可以把这些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认识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二)、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
5、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信是一个生命的灵魂,是一种无敌的精神力量。而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剖析自信,就是指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理想,从而树立远大志向;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踏实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改正错误,从而具有进取的精神。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拚搏,才能不骄、不躁、不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信和勤奋是人取得好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学生长大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这两个重要因素。个人的成长也需要这种自信。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具有这种自信就更为
6、重要。可见充满自信的心理是做人与成才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小就打好这一基础。教师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怎样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信心呢?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然自信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保护自信,培养自信的实践中,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优势、劣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尊重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人,只有当他正确认识自己,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
7、帮助教育。这样做学生才会把握不断进取的主动权,产生自信的内驱力。(三)、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性格耐受力一个学生如果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恒心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从这个角度上讲,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9所谓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
8、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