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44450
大小:174.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8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心理学简答题、问答题一、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及主要观点。P26答:创始人:德.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贡献:很重视心理学实验。2.请简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并给与适当的评价。P26答: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代表作:《梦的解释》主张:人的心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童年期是
2、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童年期精神受压抑造成的。强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贡献: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创立精神分析方法对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简要说明感觉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P78答:虽然简单,对生活和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③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4、请说明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含义及相互关系。P82答: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
3、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关系:E=1/R(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5、请你用图形组织原则来说明视野中哪些成分容易结合成图形?P144答: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联系;5、共同命运;6、简单性。具有以上成分的图形,容易结合成图形。6、请列举单眼线索的六种类型。(P152-153)答:有,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7、试列举时间知觉的3种依据。P161答: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B、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生物钟)。C、计时工具。8、试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P161-162答
4、:A、感觉通道的性质。听、触、视B、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C、人的兴趣和情绪。9、请你结合海马的视交叉上核的作用原理,说明人类昼兴夜息的原因。P176-177答:视交叉上核对视觉刺激输入敏感,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光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光线强的时候,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光线暗的时候,褪黑激素分泌增加。而褪黑激素具有镇静剂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白天光线强的时候,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它对机体活动的抑制作用就弱,因此人就不会感到疲劳,所以没有睡意;晚上光线暗的时候,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对机体活动的抑制作用就会增强,因此人会感到疲劳,产生睡眠的需求。这就是人“昼
5、兴夜息”的原因之一。10、请列举容易接受催眠的人通常所具有的特征。P185答:人群中,易受暗示性的程度有差异。大约10%--20%的人很容易接受催眠。约10%的人完全不能接受催眠。易接受催眠的人如下特征:①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②想象力丰富;③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④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指点;⑤很相信催眠的作用;11、.请介绍过滤器理论的基本内容。P195答:1858年英-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
6、;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12、请介绍衰减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将它与过滤器理论进行比较。P195答:衰减理论:1964年特瑞斯曼提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靳曼的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种理论又有共同的地方:①二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13、请列举动机的一般分类。答
7、:①生理性和社会性动机②原始的和习得的动机③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动机④外在的和内在的动机14、请你阐述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P332答:很多人通常的看法是,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就是说:越是渴望做好,就会做得越好。那么,这种看法对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上。虽然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