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29621
大小:1.54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6-28
《中医外治法及制剂的制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赤壁市人民医院马丹阳20110908中医外治法一.中医外治法简介中医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与内治法治疗机理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外治法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或黏膜,使之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是外科独具的治疗方法。<理淪併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外治法和内治法一样,也要辨证施治,还要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2、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一)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不同,以及病程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膏药,油膏,糊剂,生药,散剂,酊剂,洗剂等。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膏药:是按配方把中药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即黑膏药。其总的作用是:富有粘性,敷贴患处能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创面,避免外来刺激或毒邪感染。使用前加温软化,热敷使患部得到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抗
3、病能力。适用于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阶段。如太乙膏、千锤膏、阳和解凝膏。油膏:现称软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油类基质有猪脂、羊脂、麻油、黄蜡、白蜡、凡士林等。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如金黄膏、冲和膏、生肌玉红膏中医外治之药物疗法酊剂:是将各种不同的中药浸泡于乙醇溶液内,倾取其溶液而成。一般用于疮疡未溃和皮肤病等。如白屑风酊、复方土槿皮酊。洗剂:将药物研成细末,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如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常加入薄荷脑或樟脑,增强止痒之功。中
4、医外治之药物疗法药线:俗称药捻。多用桑皮纸,按需要裁剪,搓成大小长短不同线性药线。包括外粘药物和内裹药物两类。用时插入溃疡疮口内,使脓水外流。同时利用药线之线形,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而使之外出。还能探查脓肿深浅,及有无死骨存在。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及已成瘘管和窦道者。(二)手术和其他疗法:如切开法、火针烙法、挑治法、挂线法、药线引流法、针灸法、熏蒸法、激光法、冷冻法、浸渍法等等。本章仅主讲中药的药物疗法。二…常用外用剂型的制法:软膏剂:是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容易涂布于皮肤、黏膜或创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
5、主要对皮肤、黏膜起保护、润滑等作用,同时,药物还能透过皮肤、黏膜而被吸收,作为全身给药的一种途径,以发挥全身性治疗作用。如硝酸甘油软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基质:是软膏的赋形剂,常用的分为油脂性、乳剂型、水溶性三类。如动植物油脂、羊毛脂、凡士林、蜂蜡、虫白蜡、液体石蜡、甘油、甘油明胶等。软膏的制法(1)将药物按处方直接粉碎成细粉,加入凡士林中,搅拌均匀即可。比例一般2:8或3:7。反之则成含多量粉末的糊剂,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吸水性及较低的油腻性,主要作为保护剂。(2)将中药用水煎煮,再浓缩成稠膏。或用乙醇渗
6、漏法,制成流浸膏,再低温干燥成干浸膏,研极细,过100-120目筛,加入适宜基质中即成。(3)将中药加入麻油中浸泡数小时至数天,再加热提取,去渣后加蜂蜡等基质即成油膏。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不溶性药物或药材,须粉碎成最细粉(过六号筛(150μm以下),眼膏过九号筛(75μm以下)),与其他基质混匀;可溶于基质的药物,用基质组分溶解;1.油溶性药物2.水溶性药物中药煎剂、流浸膏等浓缩至糖浆状,再与其他基质混匀;含共熔组分应先共熔,再与冷却至40℃的基质混合;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挥发性、易升华、遇热易结块的树脂类药物或
7、热敏性的药物等,在基质冷却至40℃左右,再加入。固体浸膏粉可加少量溶剂如水、稀醇等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匀;含量少的药物,先用少量溶剂溶解或与适宜的基质或溶剂混匀成糊状,再加至基质混匀。如生物碱盐,先用少量水溶解,与羊毛脂吸收后,与其他基质混匀。注意事项凡士林不能渗透皮肤,也不能较快的释放药物,仅能吸收5%的水,故其主要起局部覆盖作用,不适用于渗出液多的患处,且常须加入羊毛脂改善其吸水性和穿透性。药物越细其表面积越大,在局部的药物浓度也大,疗效也显著提高。药物越细,对皮肤或伤口的组织和粘膜的机械刺激性越小。硬膏二.
8、硬膏:按基质不同,分为三类:1.黄丹基质,即高级脂肪酸铅盐。如黑膏药、白膏药。2.橡胶基质,如橡胶硬膏(俗称胶布)。3.树脂基质,如松香膏。硬膏的作用作用:主要靠“拔”、“通”、“调”。“拔”之则病邪能出,免除深入内陷之患。“通”能通腑行滞、化积消瘀,通则不痛。“调”能调理阴阳气血,纠正脏腑偏胜偏衰,使阴平阳秘。1.外治作用:消肿、拔毒、驱腐、生肌、收口。主治痈、疽、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