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09002
大小:49.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浣溪沙 晏殊 导学案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方案设计阅读内容浣溪沙晏殊主备初二语文组使用者审核教研组课型 阅读时间 阅读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阅读重点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阅读难点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学习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1默写浣溪沙晏殊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a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b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
2、旧亭台: c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d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花落去:e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f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徘徊:3诗意对照: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1本词的名句是: 2本文的体裁属于()浣溪沙是()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4寄语: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朱集中学“学案导
3、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方案设计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2.“”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
4、两句词好在哪里。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两句)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 情感;词中“ ”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2“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
5、是 。5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教(学)反思:4寄语: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方案设计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
6、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夕阳西下几时回。但眼
7、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1、夕阳 落花 归燕 感时伤春 以景传情 2、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
8、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3、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4、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5、孤寂伤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6、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落寞,孤独 无可奈何花落去7、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