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02754
大小:19.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7
《有 话 好 好 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话好好说—望子成龙忌唠叨亲子沟通双声道亲子之间为什么不能有效沟通?第一,父母唠叨,是采取了跟不上孩子发展节奏的教育方式。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问题,或是认为孩子一定要记住的事情,如果多次进行重复,这对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等于忽视孩子的感受和他们面子。过时的教育方式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仅自己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还必然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或出现家长眼中的“不听话”。第二,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失去倾听。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哪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就算孩子说出一些,家长
2、反以为是孩子狡辩。所以,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话,还有会听! 第三,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第四,父母的唠叨,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
3、亲子关系的裂痕。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三、心灵导航(播放《妈妈之歌》)思考一下有没有你的影子?唠叨的具体表现:事无巨细,一一叮嘱;过度关注,频频督促;不经思考,信口开河;权威压制,重复命令;自作主张,硬性灌输。四、说事理挖根源“唠叨”是“爱”还是“害”?“唠叨”是家庭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家长们虽无刻意为之,却或多或少都在做着这件事。从“唠叨”的心理机制上来说,家长的天职是养护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这种天职如何证明?于是“唠叨”又成为家长们自我证明、自我实现的手段与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唠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爱”的表达,也是一部分家长实施
4、家庭教育的媒介。心理研究证明: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1.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如此爱唠叨?影响因素:1.衣钵传承,习惯使然专家提醒:“唠叨”也能遗传。爱“唠叨”的父母,其子女年长之后也可能照样“唠叨”。而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工作的压力等都会影响到家长的情绪,让家长在不知不觉间采用自己最熟悉的模式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唠叨”也曾经产生过效用,“唠叨”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性,也让家长乐此不疲。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就应该说,并坚信:说总比不说好,多说总比少说好。
5、坚持多提醒、多劝告、多督促,甚至多批评,以增强效果。但当结果事与愿违,甚至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时,有的家长还错误地认为自己说得还不够,于是继续“唠叨”,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甚至即使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会伤到孩子,也因惯性使然而停不下嘴。影响因素2:“期待”过高,求全责备“唠叨”其实是一个人反省历程中的必然现象,它是相当有意思的行为,透露出的是对自己的不确定和对他人的担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经过反省之后,觉察到自身有所缺憾,便转变成对外界和他人的唠叨,这也是一种期待,希望能透过他人来完成自己的未完成情结。因此一部分家长,可能就将自己的未完成情结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对孩子有高
6、的期待,自然就会有诸多“唠叨”。这类家长对待孩子往往求全责备,自己本身有绝对化、完美化的思维,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时时苛责挑剔,对孩于也常常如此,过高要求、过多责备,见不得孩子有一点儿过错或闪失。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偶尔不太好或情绪有点波动,就认为那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恨不得一下子就得到解决。于是,“唠叨”就派上了用场。至于孩子是否想听,或者能否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家长反而顾不上了。影响因素3:转移压力,以求心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的压力也空前增大。爱“唠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因此把心理压力通过“唠叨”的方式转移给别人。有些家长不
7、“唠叨”心里就不踏实,这种心态背后隐藏的是家长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所以家长“唠叨”有时是自身压力在孩子身上的无意识转移。当孩子的成长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这时不去千嘱时万叮咛地“唠叨”孩子,如何放心得下?家长的“唠叨”与其说是对孩子不放心,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心安。这类家长往往在教育孩子时信口开河、随意宣泄。比如,自己在外受了委屈,回家跟孩子撒气,孩子成了“替罪羊”:“几点了?你怎么还出去玩?总不想学习!快去写作业!”平时本来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突然就变成孩子不应该做的了。这会让孩子非常难以适应,不知所措。结果是,孩子成了家长的“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