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01616
大小:1.4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7
《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对华观的矛盾现象-省略-以日本对清朝的军事情报活动为中心-仲光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学报二○一四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对华观的矛盾现象年第二期———以日本对清朝的军事情报活动为中心仲光亮摘要:江户幕府时期的日本,其对华观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矛盾现象:一方面贱视清朝,视清朝为“夷狄”,坚持拒绝与清朝通交的立场;另一方面,却又特别重视清朝,视清朝为日本主要的威胁。日本江户幕府虽然与清朝没有官方交往,但却利用其周邻外交和唐船贸易的信息渠道,在搜集清朝“三藩之乱”、乾隆帝南巡等政治情报的同时,尤其重视搜集舆地、军政、武备技术等清朝军事方面的情报。贱视清朝,主要是从文化心态层面出发的,江户幕府主政官员深受儒家“华夷观”的影响;重视清朝,则是从现实层面出发的,毕竟当时的日本国
2、力较弱,并不具备与清朝抗衡的军事实力。如此看似矛盾的对华观,也正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涉华行为的特征。关键词:江户幕府;日本;清朝;华夷观;军事情报1603年,德川家康任日本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起幕府统治。1614年,德川幕府为消灭丰臣遗族,决定禁止天主教及其教徒活动。1636年,德川幕府开始实行“锁国令”,禁止日本商船从事海外贸易。另外,又将渡日的中国商船和荷兰商船贸易集中于长崎。1644年,清朝入关并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对于统治中国的满清王朝,江户幕府视其为“华夷变态”①,视其为“夷狄”,始终拒绝与清朝开展政治往来。与此同时,江户幕府对于清朝的军政信息与情报的搜集,却给
3、予了特别的重视。关于这一问题,日本和中国学界已经有所研究②,但却集中于“三藩之乱”、乾隆帝南巡等政治情报方面,而对更为关键的军事情报的问题,却未有专题探讨。为此,本文拟从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对清朝的军事情报活动进行细致考察,由此入手对日本当时一方面贱视清朝,另一方面却重视清朝这一矛盾的对华观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一、日本江户幕府的清朝观清朝建立之初,就以中国传统的“朝贡”模式来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宗藩关系体系。1637年,清世作者简介:仲光亮,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山东济南250100)。界史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IFYT12021)的阶段性成果。①[日]林春
4、胜:《華夷変態序》,[日]林春胜、林信笃编:《華夷変態》卷一,东京:东方书店,1981年,第1页。国②关于江户幕府的清朝情报研究,日本及欧美学者的代表性成果有:[日]浦廉一:《華夷変態解題—唐船風説書の研究》,[日]别史林春胜、林信笃编:《華夷変態》卷首,第176页;[美]劳纳鲁德·托比(RonaldP.Toby,日文译名ロナルド·トビ):《近世日本の国与家形成と外交》,[日]速水融、永积洋子译,东京:创文社,1991年,第95135页;[日]细谷良夫:《三藩の乱をめぐって—呉三桂の反文化乱と楊起隆、朱三太子事件—》,历史学研究会编:《戦争と平和の中近世史》,东京:青木书店,
5、2001年,第111144页;[日]松浦章:史《海外情報からみる東アジア》,大阪:清文堂,2009年。中国学者涉及此问题的代表性成果有:华立:《“唐船风说书”与流传在日本的研究乾隆南巡史料》,《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王勇、孙文:《〈华夷变态〉与清代史料》,《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610原发期刊-文史哲2014年第2期第87-96页太宗武力迫使朝鲜在南汉山城缔结城下之盟,同时敕谕朝鲜,“日本贸易,听尔如旧,但当导其使者来仲光朝,朕亦将遣使与彼往来也”①。日本乃岛国,国力亦较朝鲜强大许多,这决定了正处于明清对峙中的亮清朝无法以军事手段克服日本。出于维护自身政权安全
6、与减轻统一大业阻力的目的,清朝欲以朝鲜江为中介,通过和平的手段将日本纳入其宗藩体制之下。然而朝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清日两国户幕“绝不可通也”②,并未转告日本。不过,1638年日本代表对马藩藩主宗义成还是通过釜山倭馆获知府时了此事。日本方面认为,“中原,天子国;彼虏,小丑也”,“今使馆倭移接于(釜山)城中,多储器械则虽期日有意外之变,与贵国相机周旋,岂非上策乎”③。由此可见,日本视清朝为“虏”,非但毫无通交之意,更本有联合朝鲜对抗之心。对华1644年,日本越前国人漂流至中国,清朝不但对他们实施救助和优待,摄政王多尔衮还专门接观的见他们。次年,清朝通过朝鲜送还日本漂流民,并要
7、求朝鲜向日本转达顺治帝的敕谕:“今中外一统,矛盾四海为家。各国人民,皆朕赤子,务令得所,以广同仁,前有日本国民人一十三名,泛舟海中,漂泊至现象此,已敕所司,周给衣粮,但念其父母妻子远隔天涯,深用悯恻,兹命随使臣前往朝鲜,至日,尔可备船只转送还乡,仍移文宣示,俾该国君民共知朕意。”④1646年10月,日本向朝鲜派出针对飘流民事件的答谢使,但所携文书却称清朝为“鞑靼”⑤,全无赞美清朝之意。朝鲜代送漂民事件也使日本得出朝鲜“与鞑靼为一”的结论,认定“鞑靼已得北京,送此漂人,正欲夸大”⑥。1647年,顺治帝颁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