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00354
大小:325.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27
《《骨折各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二医骨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骨折各论一、锁骨骨折(fractureoftheclavicle)儿童常见的骨折,占上肢骨折中第三位解剖概要:S形,内侧2/3凸向前方,外侧1/3凹向后方,内侧1/3呈三角形,外1/3为扁平状。骨折部位多在中外1/3处。骨折类型:青枝骨折、横折或斜折,并且错位。移位情况:内侧:内上、向后(胸锁乳突肌牵拉)外侧:向下、向前(肩的重力及胸大肌作用)临床表现:假性麻痹:患肢常垂于胸前,不能活动青枝骨折:局部肿胀不明显,轻度向前成角,病史不清,临床表现不重而被漏诊。治疗:1、青枝骨折:不用整复,用三角巾或胶布固定患肢即可2、移位骨折极
2、少数应予整复(“8”字绷带固定,注意两腋下置棉垫,避免压迫神经和血管)二、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fractureofthehumerus)是小儿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肘关节损伤的50~60%,多发生于4-10岁儿童。解剖特点:下端扁平而膨大,下端向前成角约30度。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咀窝,两窝之间极薄,肘前方有肱动脉和正中神经在肱二头肌腱膜下,关节囊前方经过,当骨折时容易发生血管、神经的损伤。类型:一、伸直型:90~95%二、屈典型:少见伸直型: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远折端向后上方移位屈曲型:骨折线自后下斜向前上方,下折端向前上方移位尺偏型:远端偏向尺侧;桡偏型:骨折
3、远端偏向桡侧临床表现:损伤早期:骨折移位很轻: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晚期严重移位:肿胀、畸形、瘀斑和水包、剧烈疼痛、肘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桡动脉微弱,手部、手指可发紫。拍X线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骨折移位的程度,肿胀的的轻重,有无血管、神经的损伤而选择治疗方式1、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整重后可选用石膏托固定,肿胀消退后更换石膏管型。一般固定3~4周即能愈合,拆除石膏开始练习活动。(固定期间严密观察局部肿胀和桡动脉博动的变化)。2、牵引疗法:凡骨折后时间较长,软组织极度肿胀,皮肤形成水泡,骨折严重错位或桡动脉博动不清楚,伴有神经损伤需要观察的病例。3、手术治疗:适用
4、于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探查者,以及陈旧性畸形愈合影响功能的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1、血循环障碍:最严重的并发症。2、缺血性挛缩(Volkmann’sischemicconstracture)3、神经损伤:以正中神经、桡神经损伤为多见,80%病例可自行恢复。4、肘内翻:肱骨下端骨片的旋转与嵌入松质骨末获得纠正,或内侧骨骺板发育障碍。三、肱骨外髁骨折(fractureofthelateralcondyleofhumeru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IV型骨骺后损伤,4-10岁儿童多见。骨折远端包括:外上髁、肱骨小头、部分滑车和干骺端骨折线从肱骨干之后外侧斜向内下方进入关节间接暴力:肘伸直,前臂外
5、展手着地跌倒,暴力通过桡骨上端传到肱骨小头而发生骨折。骨折分为三型:I型没有移位II型向外侧移位III型翻转移位,关切面向内,骨折面向外(极少数合并肘关节脱位和上桡尺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肘部疼痛,肘关节外方肿胀,可扪到骨擦音和移动的骨块,正常的肘后三角消失,X线,可了解骨折移位的情况。治疗: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I型:石膏托固定,肘关节屈曲90°,伸指、腕背伸位以减少伸肌健牵拉,定期拍片检查。II型:手法复位或C壁扣下撬拔复位固定。III型:应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4周,术后固定3-4周,拍片复查。陈旧性III型骨折,应手术复位。并发症:肘外翻、尺神经炎,迟神经麻痹
6、四、肱骨内上髁骨折(fractureofthemedialepicondyleofhumerus)属I型或II型骨骺损伤,好于发7-15岁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化中心大约在6岁出现,16~18岁时与肱骨干骺端融合,该处是前臂屈肌总腱的起点,又是肘关节侧副韧带的止点。机制:前壁过度外展、屈肌急剧收缩,将内上髁撕脱临床分型:I型:骨骺分离,移位很少II型:骨骺向下移位至关节的水平面III型:明显移位,关节囊破裂而嵌入关节内,并合并桡骨头的软骨面的损伤;IV型:骨骺嵌入关节内,伴有肘关节向外侧脱位。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斑,局部压疼偶尔可扪到活动的骨折块,可有尺神经损伤症状。主要根据:骨
7、折类型,可有不同的症状。治疗:I-II型可通过整复后固定2-5周。III-IV型应手术治疗,术后固定有尺神经损伤者应手术探查陈旧性无骨性连接,影响关节功能者,也需切开复位。五、肱骨下端骨骺分离是种少见的I型骨骺损伤,常发生于4岁以下小儿。肱骨下端:肱骨小头、滑车及内上髁正常肱骨下端骨骺向前倾的角度不超过25°,若超过25°即为骨骺分离。临床表现:与肱骨上骨折相似,压痛点略低。肱骨下端向前呈45~60度角,与健侧对比,能清楚地辨认它的移位变化,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