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1 路线说明 含曲线要素计算

S3-1 路线说明 含曲线要素计算

ID:39195113

大小:9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6

S3-1 路线说明 含曲线要素计算_第1页
S3-1 路线说明 含曲线要素计算_第2页
S3-1 路线说明 含曲线要素计算_第3页
资源描述:

《S3-1 路线说明 含曲线要素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篇路线说明3.1路线设计基本要求道路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性构造物。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公路的路线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设计的任务就是在调查研究、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3.2选线原则本设计路线的方案拟定原则为:3.2.1在不增加工程投资的基础上,执行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尽量提高路线的技术标准。3.2.2尽量少占农田,减少拆迁量。3.2.3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地形起伏不大,山体横坡相对平缓,选

2、线结合地形地貌和沿线工程地质情况,避免不良地质段,减少高填、深挖。3.2.4加强路基防护,对不同地质段的路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合理疏导地表、地下水,确保路基稳定。3.2.5根据本项目的行车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改善路线行车环境,完善沿线交通设施,确保行车安全,尽可能减少路段车辆延误和堵挤状况,提高公路服务水平。3.2.6本着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观念,处理好沿线通村道路与本路的关系,尽可能拓展公路的服务范围。3.2.7强调环保意识,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公路建设的同时,积极作好自然环境整治工作。3.3路线方案的确定本路段为平原微丘线,所经地区山

3、岭起伏不大,路线方案的确定遵循上述原则。3.4路线线形设计3.4.1平面线型设计路线平面设计以充分利用原有公路为原则,尽可能使路线与原有公路相拟合,并注重线形连续、均衡,最大限度地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尽可能地少占良田,少拆迁建筑物,少破坏当地水利设施,避开沿线地质不良地段。路线方案全长3.5公里,共设置平曲线2个。平面线形采用符合汽车行驶原理的基本型。路段则按设计速度120km/h进行设计。3.4.1曲线要素计算设计的线形大致如下图所示:由图计算出起点、交点、终点的坐标如下:QD(A):(3850655.5421,494333.731)JD(B):(3850511.7091,49612

4、8.6539)ZD(C):(3850304.1849,497310.3419)计算路线长、方位角及交点间距(1)AB段路线长mAB段方位角的计算(2)BC段路线长(4)转角计算(右)3、圆曲线计算经过上对JD间距及路线方位角、转角值的计处及路线圆曲线半径及路线半径的设计,设计图示如下图所示。S3-1已知:,—路线转角L1—曲线长(m)T1—切线长(m)E1—外矩(m)J1—校正数(m)R1—曲线半径(m)里程桩较合AK0+000+LAB+1835.872JD1K1+835.782-T1-951.76ZYK0+884.022+1/2L1+1/2×1887.7904QZK1+827.91

5、7+1/2J1+1/2×15.729JDK1+835.782校核无误。3.4.2路线纵面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设计理念,结合沿线地形、工程地质、填挖方条件综合考虑确定路线纵面。因此,本次纵面设计时最大纵坡按4%控制。本次设计将严重按平纵线形组合作为控制设计的依据。纵段面设计步骤1计算高程以50m一点算出道路上各点的原地面高程,将各点高程对应地标于纵断面米格纸上,然后用直线连接各点,注意港口、河的标法,画出道路纵向的原地面图。2确定最小填土高度由于路基要保证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以上,所以查表得粉性土时路槽底至地下水的临界高度为1.7~1.9m时为干燥状态,由于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

6、0m,路面厚度一般为60~80cm,所以算出最小填土高度为1.6m.。3拉坡首先是试坡,试坡以“控制点”为依据,考虑平纵结合、挖方、填方以及排水沟设置等众多因素初步拟订坡度线。然后进行计算,看拉的坡满不满足控制点的高程,满不满足规范要求,如不满足就进行调坡。调坡时应结合选线意图,对照标准所规定的最大纵坡、坡长限制以及考虑平纵线形组合是否得当进行调坡。在纵断面设计事,由于港口较多,再加上平面设计时没有注意平纵组合,在港口附近设置平曲线,所以在拉坡时不能做到“平包竖”,在线形上存在不足,但经计算,其他方面都满足标准。竖曲线各项指标:2、竖曲线计算(由于路线长为5公里共涉及到6个变坡点,因

7、此本设计只举一个例子,即变坡点1对竖曲线的计算说明)依据设计可知:拟定R=40000,则:竖曲线内桩号的高程计算已知k0+600的高程为85.2528m计算公式为:S3-1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其中: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3.4.3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前应对所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逐一进行检查和核对,在确保桩点无破坏和松动、数据无误的条件下,方可用于路线平纵面放样和控制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导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