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80581
大小:6.5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26
《人教语文八下第2课我的母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嗷嗷待哺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今天我们要说一句“谢谢您,妈妈!”有这样一位母亲,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我的母亲胡适胡适(1891-1962)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
2、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是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是一个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冯顺弟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曹氏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胡传当时48岁.)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先母行述》……先母以清光绪己丑来归,时年十七……先母遭此大变时,仅二十三岁……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
3、妇之间,其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先母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先君遗命必令适读书。先母督责至严…………是时诸兄虽各立门户,然一切亲戚庆吊往来,均先母一身……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胡适故居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
4、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胡适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胡适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胡适墨迹胡适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5、、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掌握字词绰号文绉绉眼翳抽屉管束轻薄庶祖母吹笙摹画舔去侮辱chuòzhōuyìtìshùbóshùshēngmótiǎnwǚ读了,我看到了一位______母亲。要求紧紧联系课文,有理有据分析人物。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此文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整体感知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
6、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母亲与家人的相处童年的性格特征和童年往事母亲对自己影响的深远分组讨论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1、课文写母亲的事表现了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请你思考?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慈祥严格责罚严格宽容善良宽厚和善容忍正直刚烈毫不马虎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个嫂子的
7、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当面质问,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她是我的恩师,慈母兼任严父母亲……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也有“刚气”的一面。母亲的形象: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开头3段只有一句话提到母亲,其内容好像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
8、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外,这篇课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