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压浆封锚

张拉压浆封锚

ID:39174750

大小:6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6

张拉压浆封锚_第1页
张拉压浆封锚_第2页
张拉压浆封锚_第3页
张拉压浆封锚_第4页
张拉压浆封锚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拉压浆封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技术交底书编号:施工单位路桥建设沪昆客专二分部分部工程名称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项工程名称预应力工程作业班组钢筋班交底内容预应力张拉一、基本参数:80m主跨连续梁直线无声屏障,二期恒载114.3kN/m。对于100~120kN/m预应力参数。64m主跨连续梁直线有声屏障,二期恒载126.7kN/m。对于120~140kN/m预应力参数。48m主跨连续梁直线无声屏障,二期恒载114.3kN/m。对于100~120kN/m预应力参数。连续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7-15.2-

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竖向:竖向预应力筋采用φ25mm高强精轧螺纹钢筋,80m、64m主跨梁型号为PSB785、48m主跨梁PSB830,锚固体系采用JLM-25型锚具。张拉体系采用YC60A型千斤顶。横向:预应力筋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钢束4-7φ5;锚固体系采用BM15-4、BM15-4(P)扁形锚具;张拉体系采用YDC240Q型千斤顶。二、工艺要求及操作程序:1、总体要求①预施应力分阶段一次张拉完成。②6

3、4m、80m主跨张拉应在梁体C50混凝土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48m主跨连续梁钢束张拉应在梁体C50混凝土和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的95%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③各节段先张拉纵向再竖向再横向,并及时压浆,竖向和横向预应力筋张拉滞后纵向预应力筋张拉不宜大于3个悬浇块段。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值基本一致。④预应力钢束及粗钢筋在使用前必须作

4、张拉、锚固试验,应进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以保证预施应力准确。⑤千斤顶及压力表要求:千斤顶额定张拉力宜为预应力筋张拉力的1.2~1.5倍,最大行程宜按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加初始张拉时预留行程量计算。张拉油泵额定油压宜为使用油压的1.4倍,油泵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以上。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宜采用防震型,其精度等级不低于1.0级,最小刻度值不大于1MPa,表盘直径不小于15cm,表盘量程应在工作最大油压的1.25~2倍之间。⑥千斤顶校准周期:使用前、使用一个月、张拉作业300次、大

5、修、漏油严重经拆修。⑦压力表校准周期:1.0级压力表1周,0.4级压力表1个月;张拉作业300次;更换用油规格、使用超过允许偏差、发现异常故障时。⑧压浆顺序:孔道压浆应在终张拉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须在48小时内完成,按先纵向、再竖向、后横向施工,和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同一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⑨张拉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度。2、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切割:采用砂轮机切割,严禁使用电弧焊等设备烧断。下料:钢绞线下料在特制的放盘筐中进行,防止钢绞线弹出伤人和扭绞,下料筐可使用脚手架钢管自制。为节约用料,钢绞线首次下

6、料长度=孔道实际长度+油顶高度×2+工具锚厚度×2+限位板的有效高度×2+50cm(注意:0#块钢绞线下料时需考虑孔道摩阻试验,每端再各增加30cm长),以后下料长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做预应力损失实验的钢绞线下料长度须加长80cm。下料钢绞线的切割口两侧30mm处采用胶带包裹,防止散丝。钢束存放:下料完成的钢绞线根据预应力孔道长度分别用1mm铁丝编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大于1.5m,编束后的钢绞线应顺直不得扭转,按编号进行分类存放,穿束:穿束前清除孔道内杂物,检查钢绞线油污油污等。对于施工前几个块段由于钢束较短

7、可人工单根穿入,随着施工块段增加,钢束较长,宜利用卷扬机进行整束传入。张拉准备:检查梁砼强度、弹模、龄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千斤顶及压力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0#块张拉须进行喇叭口摩阻、管道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梁体砼在锚具部分有无缺陷,应在预施应力前修补且达到规定强度;锚垫板上的灰浆清理干净。制作张拉架。张拉双控: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以钢绞线伸长量进行校核,两端同步张拉,两端实际伸长量应基本一致,均应不超过理论伸长量的±6%,若超过此范围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理论伸长量见交底后附理论伸长量表。张拉:每个块段根据交

8、底的预应力束张拉荷载及伸长量计算表进行张拉。纵向预应力应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先腹板束,后顶板束,最后底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张拉完成应对梁体弹性上拱值进行实测。初张拉注意事项:梁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油缸充油,使钢绞线略微拉紧,充油时随时调整锚圈、垫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相吻合,同时应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