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70239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6
《岳武穆九要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岳武穆九要论 总论 器,上而通乎道。 (注解: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日器。形是人身整体形态,形而上者是精神意识思想性情,形而下者是筋骨皮肉四肢百骸,吾人练习武术,如果把四肢百骸筋骨皮肉练到最高的程度,就可以与思想意识相结合,拳名形意,即此意也。) 技,精而入乎神。 (注解:技是艺术,神是玄妙,言练武功练到精巧的程度,即可进步到变化奥妙的程度。) 唯得天下之至正,秉天下之真精者,乃能穷神而入妙,察微而阐幽。 (注解:独有得天下极正确的传授,再加以专诚的练习,先得其真正精巧,然后乃能进入神秘,而更进入妙玄,到此境界乃能探讨
2、隐微,而发明新得。) 形意之用,器也,技也。形意之体,道也,神也。 (注解:凡属一事一物,俱各有体有用,体是有形的原动本质,用是无形的灵活作用。而形意拳之作用,乃是器(四肢百骸)和技(招数),而形意拳的体,乃是道(神识情志)和神(隐微中的玄妙),即是以神情智慧来支配招数技巧。) 器,技,常人可习而至。道,神,大圣独得而明。 (注解:器和技,常人可以由练习达到高妙的目的。道和神,只有大明智的人,加以钻研的功夫,才能彻底明其究竟。) 岳武穆精忠报国,至正至刚,其浩然之气,诚沛然充塞于天地之间。故形意之精,非武穆不能道其详。 (注
3、解:岳飞字鹏举,死后封武穆王,生前以精忠报国自誓,人品极正,刚强不屈,其人气概浩然,如同云行雨施一样,弥漫于天地之间,且其人最有聪明睿智然,故能道形意之详。) 虽全谱散佚,不可得而见。而毫芒流落,只此九要论而已。 (注解:但是岳飞原有的完整拳谱,已经失散不全,不能得见,仅剩下如毫如芒零星点点,流落于世上的,只此九要论而已。) 吾侪服膺形意,得以稍涉藩圉,独赖此耳。 (注解:吾辈对于形意拳,揣摩钻研,得到稍稍涉及到形意的边缘范围,独赖有此篇之存在耳。) 此论者九篇,理要而意精,词详而论辩。 (注解:此论总共九篇,在理论上得其要
4、领,在意义上得其精华,在词句上很是详细,而论述分析的又很清楚。) 学者有志,朝夕渐摹。而一芥之细,可以参天。滥觞之流,泛为江海。九论虽约,未始不可通微,何莫造室升堂也。 (注解:有志学此者,在早晚时间,研究模仿,可以由小及大,比如由芥子之小,推进扩大到与天齐,又比如滥觞小流,可以漫延成为江海。这九要论虽然微小简略,未尝不可通幽微而达于广泛,怎么不能达到形意之室,而升到形意之堂呢?犹言定能得到形意内容的意思。) 一要论: 散之必有其统,分之必有其合。故天壤间万类众俦,纷纷者各有所属,千汇万品,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
5、而万殊咸归一本,乃事有必然者。 (注解:天下事物不外聚散分合,但散的起始必有来源统系,分的终了,必有当然总归。天地间诸多种类,纷纷扰扰,虽种类不同,总不外一本散为万殊,万殊终归一本,这是事物必然的道理。) 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要之诡变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同类,而气归于一。 (注解:谈到武事,也很繁难,其中主要,内则是气,外则是势,当在战斗之时,双方所用的一切诡诈奇异的变化,在外表,无所不是用势,在内容,无所不是用气,即便用势,虽然有诡诈奇异的不同,但是内容的用气,是一致的。) 夫所谓一者,从首至足,内之有五脏筋骨,
6、外之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连属胶聚,而一贯者也。击之不离,牵之不散,上思动而下为随,下思动而上为领,上下动而中节攻,中节动而上下和。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贯,乃斯之谓。而要非强致袭为也。 (注解:一,即是一贯,一贯即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合而为一也,不但体质合一,即其精神意识也是无所不贯。 孙子曰:“夫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即犹武术之上思动而下为随,下思动而上为领,上下动而中节攻,中节动而上下和,内外前后相连,同此一理,但是此等行动,出乎自然,不可强制,又如不思
7、而得,无为而成,或攻或守,随机应变,若得敌拳到来,而思抵御,则不及矣。) 适时为静,寂然湛然,居其所向,稳如山岳;值时而动,如雷霆崩山也,忽而疾如闪电。且宜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累:宜无不动,左右前后概无遁信犹豫之部。洵若水之就下,沛然莫御,炮之内发,疾不掩耳。无劳审度,无烦酌辨,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致,是岂无故云然?乃气以日积而见益,功以久练而方成。 (注解:彼此交手在无隙可乘之际,各守以静,外宜严肃,内宜清晰,与敌对立,稳重如山,一待有机会可乘,立即由静变动,如雷霆样崩发而出,虽然疾如闪电,还要精神集中,不失其静。当在发
8、动之际,全体上下无所不动,内不犹豫,外不悖谬,如同天雨下注,又如炮发火内发,使敌方猝不及防,此乃久练之功,临时运用,不待审度酌辨而再行动也。孙子曰:“守如处女,动如脱兔。”又说:“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同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