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

ID:39116899

大小:1.3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25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_第1页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_第2页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_第3页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_第4页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丑·审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0teofuglinessma

2、1if01dgraduallyinChineseliteratIlre,andeventakcnupthe1iteratLlreworldi11也enewdate,also,theconceptionof‘‰appreciationof血eugliness’’wasderivedfbm也et11eoryrealInandplayeda11importantrole.A“ast,itreferredmeappreciationofmeugliIlessiⅡmodemtimes,Itbillkther

3、eco卿tionande)巾ressionofthe‘‘119liness’’callmakeusrecognize也evalueofh_Il】nanexistenceinadeIlialsense.Andat血es锄etiIne,aRereXpdencingmestageofme删itional“beauty”tomestageof‘‘Ilgliness”inconteInpor峨theliteran】reaIldartinmodcmtimesw01lldgotot11estageofsyn血esis.Keywords:uglin

4、ess;meappreciationofugliness;me蚰ldyofugliness:恤eaestlleticca协gOryIII弓目二十世纪末始,中国文学多元发展态势中的一个共同本质——审丑,越来越彰显出其魅力所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的美学思潮呈现出这样一种态势:由审美到审丑,由初期的局部审丑到全面审丑,审丑动力由单纯借鉴西方到挖掘本土资源。新时期文学的审丑意识的特点与近现代文学中对丑的展览和欣赏具有不同质的表现,因而使得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发生了根本的美学变异【lJ,出现了一批诸如莫言、残雪、余华等专门描写丑与恶

5、的先锋派作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以传统文学欣赏习惯下所形成的阅读期待视野去对当代文学中的审丑意识进行解读,则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无法适从。面对艺术审美中的新的疑虑与困惑,人们需要对传统既定的解读模式进行一次理论认知的重新组建与价值意义的再度阐释。而除了文坛对“丑”的钟爱,当代文论界对丑学理论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从1986年刘东出版《西方的丑学》开始,西方的“丑”就陆续被引进和介绍到中国来。刘东提出了近代以来西方人的人性裂变所导致的丑与美相交织,丑逐渐压倒了美。1999年,栾栋也在他的《感性学发微》一书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6、。此外,更有不少理论或评论文章涉及到对审丑或丑学问题的介绍和研究。丑学的阐发、审丑论的出现以及审丑文学的兴起表明了当代中国人理性和感性表达的历史性突破。因此,本文拟集中梳理“丑”这一概念在中西方历史中的逻辑演变,分析“丑”的地位变迁,并对“丑”在当代话语环境下的建构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评价。相信这样的梳理探讨,能有助于当前文坛对审丑的全面理解,避免审丑论的走向越来越狭窄的路数,从而有利于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里认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都是真的(这里的“真”指世界内在的理智结构)”,沙夫兹博里遵循了古

7、希腊罗马将美与和谐、比例等相联系的传统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贯彻到伦理道德中,认为“凡是造成丑的形状同时也造成不方便和疾病”po】。这些看法与他所坚持的道德感是审美感的基础的传统观点是相一致的。休谟认为,美与丑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要想寻求实在的美或实在的丑完全是~种徒劳无益的探讨【”】。在他看来丑只存在于人的感觉里,而且要由感觉达到心灵而引起人的情感反应,由此他认为痛感是丑的必然伴随物,而且也是形成丑的真正本质吲。与休谟同时期的荷迦兹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可以产生美

8、,不适宜则会变成丑:有组织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没有组织的变化就是混乱、就是丑陋【33J。博克关于丑的看法也是值得注意的。他不仅把美丑相对而论,而且把丑和崇高联系起来分析。博克一方面和休谟一样认为,美的真正的反面不是比例失调或畸形,而是丑;另一方面独创性地提出,“丑与崇高之间有某种一致性,丑本身不一定崇高,但丑和引起强烈恐怖的那些性质结合在一起,它会显得崇高,,134】。这个看法在近代也有些附和者,例如德国美学家哈特曼。这样一来,丑就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美的反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崇高的对象而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这确实是美学

9、中对于丑的审美价值的高度肯定,是史无前例的。它标志着从古希腊开始到17世纪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美学和人们的审美观念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对于具有可怖性和激烈动荡性的审美对象的追求渐渐成为人们审美价值的~个重要方面。这也就预示着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