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02617
大小:3.8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4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考前最后一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考前最后一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6—10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C.在ATP、RN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核中
2、均含有核糖D.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2.下列关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醋酸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都是DNA,但主要载体不同B.都可以合成蛋白质,但翻译场所不同C.都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但分裂方式不同D.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进行场所不同3.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O来自CO2和H2O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4.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
3、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卡尔文循环、DNA复制方式——同位素标记法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法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法组别数量项目甲乙丙丁同源染色体对数0N2N0染色体组数12425.从某哺乳动物(染色体数为2N)精巢中获取一些细胞(无突变),测得细胞中有关数量如右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组细胞中含有0或1个或2个Y染色体B.丙组细胞的名称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C.乙组细胞中不可能有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D.丁组细胞中含有0
4、个染色单体6.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理论上,b和c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实验中b含少量放射性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C.实验中c含有放射性与④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D.检测实验结果,a、d中有少量的放射性,b、c中有大量的放射性7.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含65个氨基酸的一条肽链。 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突变基因表达时,翻译过程最多涉及到62种密码子B.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
5、苷酸比例会上升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多肽链中,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D.与原M基因相比,突变后的M基因热稳定性相对下降8.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C+、C、c基因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总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B.基因C+、C与c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9.某
6、地因建高速公路将一个野兔种群分隔到公路两侧,成为两个种群。用A、a表示该种野兔的一对等位基因。公路建成后,随时间推移,东、西两侧野兔种群的A基因频率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时间(年)A基因频率分布0246810东侧0.500.630.750.900.900.90西侧0.500.420.310.150.100.10A.10年间东西两侧野兔种群基因型频率也发生了改变B.10年后公路东西两侧野兔种群因A基因频率不同,从而形成了两个物种C.环境通过直接作用于野兔的基因型,引起A基因频率改变D.若10年后野兔种群A、a基因频率不再改变,东侧显性个
7、体所占比例是西侧的9倍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位置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B.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可能变长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不属于基因重组11.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①只刺激a神经元,②只刺激b神经元,③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B.由图
8、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C.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