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

ID:39079187

大小:1.0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24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_第1页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_第2页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_第3页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_第4页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eurolyticceliacplexusblock历史回顾WHO自1980年向全世界推行癌症疼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仍有20%顽固性疼痛解决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顽固性疼痛成为首要问题历史回顾1919年,Kappis体表骨性标志在无任何导向,上腹部顽固性疼痛1977年Thompson及以后Brown、Patt等用X线透视或B超导向,但准确性欠佳或不能了解阻滞剂分布.CT问世后,由于其定位精确,操作简便,故使本治疗方法得以在临床广泛展开历史回顾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eurolyticce

2、liacplexusblock,NCPB)直接阻断来自内脏的交感传入神经通路外科影像导向下经皮腹腔神经丛的解剖腹腔脏器的中枢人体三个主要的交感神经丛中最大有两个神经节交叉成网状的神经纤维组成传出纤维内脏大神经(T5~T9)、内脏小神经(T10~T11)大多数在此节后纤维换站,部分经椎旁交感神经节(L1~L2)换元后的节后纤维,以及来自右侧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均取道腹腔神经丛94.4%的腹腔神经丛平对T12~L1椎体上腹部内脏的痛觉传导径路上腹部内脏的痛觉传导径路腹腔丛解剖腹腔神经节位于腹腔动脉、

3、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腹主动脉两侧,膈肌内侧脚前方。数目在1~5个之间,直径平均2cm。适应证晚期上腹部恶性肿瘤,无广泛转移,疼痛局限在上腹部,三类止痛药不能缓解者。慢性胰腺炎、克隆病等引起的上腹部持续性疼者。镇痛剂成瘾者癌肿累及躯干如骨骼、肌肉、腹壁淋巴结等处并引起疼痛者凝血机制障碍者大量腹水禁忌证术前准备术前谈话,说明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前不用任何镇静药和镇痛药出凝血时间:要求患者凝血时间正常,PLT>8万/ml碘过敏试验,如为阳性,则需在脱敏治疗后,使用非离子造影剂,术前应作好抗过敏

4、抢救准备工作术前建立静脉通道,对体质极差、血压偏低者,术前术中应补液,以防阻滞术中及术后的低血压反应如患者术前已对度冷丁或吗啡等镇痛剂成瘾,需放弃阻滞治疗100m1阻滞剂75~99%无水乙醇60ml6 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30m13 60%泛影葡胺10ml1一次用量约30~60m1阻滞剂24GChiba针 直尺 消毒碗 注射器器械NCPB操作过程进针方式常见分前、后两种。少数报道经腰部侧位进针、经后方椎间盘进针及胃镜下经胃内进针等方式NCPB操作过程后方进针方式仰卧位定位T12~L

5、2水平进行CT轴面扫描,了解腹主动脉、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光标拟定进针点及进针深度、角度,并标志进针点NCPB操作过程后方进针方式选用21~22G15cm长穿刺针常规消毒铺单局麻后穿刺,CT扫描确定针尖位置诊断性治疗 注入造影剂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再次CT扫描,造影剂在腹主动脉周围扩散良好,观察10min,若疼痛缓解,可注入药物NCPB操作过程前方进针方式仰卧位定位T12~L2水平进行CT轴面扫描,了解腹主动脉、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光标拟定进针点及进针深度、角度,并标志进针点针尖于主动脉前壁前方正中

6、,腹腔干开口头足侧均可,以后同CT扫描T12-L2,选取腹腔动脉干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层面,确定进针位置、角度及深度。腹侧穿刺技术穿刺,注入少量的造影剂,扫描确定针尖位置满意(针尖位于主动脉前方,造影剂向两侧弥散)。腹侧穿刺技术试验性阻滞:0·75%布比卡因2ml注入阻滞剂40~80ml,注射一半时CT扫描腹侧穿刺技术从第11胸椎平面向脚侧行CT扫描,以了解和记录阻滞液在腹腔神经丛内分布的范围拔针:注入lm1等渗盐水,除掉针内残液。腹侧穿刺技术背侧穿刺技术腹侧穿刺技术改进单次双针病例一病例二病例三

7、并发症最常见局部疼痛直立性低血压腹泻最严重永久性截瘫并发症阻滞剂异位注射及弥散膈肌、背部肌肉、腹膜后脏器和神经—疼痛 脊髓—单侧肢体麻痹、瘫痪 腹腔内—化学性腹膜炎 肾脏及输尿管—一过性血尿 椎间盘损伤一过性低血压肠蠕动增强酒精中毒疼痛的评价—视觉类比权衡评分法(VAS评分)58例术后48小时内进行VAS评分完全缓解32·7%(19)部分缓解39·7%(23)无效者27·6%(16)总缓解率72·4%1712例阻滞术的总缓解率75%效果评价度冷丁成瘾9例 穿刺点过低末能阻滞腹腔丛2例阻滞剂呈单侧

8、性分布4例病人不能耐受,注人量过少1例无效原因分析复发情况19例完全缓解者,术后追踪半年,复发疼痛者达11人,复发率为57·8%。原因:病变进展式病变侵犯了躯干神经的支配区域所致,如脯、肋骨、腰椎转移等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操作技术针尖位于腹主动脉中间较位于腹主动脉一侧者疗效好;阻滞剂分布在腹腔动脉干周围,腹主动脉腹侧及两侧者较单纯分布在腹主动脉前缘或一侧者疗效好。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进针途径腹侧进针优点:针尖可一次到位,节省时间且无严重并发症。 缺点:针尖不能直接接触两侧腹腔神经节,而且药物分布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