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

ID:39048708

大小:3.45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6-24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代谢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代谢复习余杭中学童春水2011.12ATP的结构简式及各符号的含义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腺苷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腺苷: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普通磷酸键高能磷酸键的键能比普通磷酸键高得多远离A端的高能磷酸键容易形成和断裂ATP的结构核糖PPP~~腺嘌呤ATP结构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式A-P~P~PA-P~P+Pi+能量酶酶反应由右向左,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溶胶、线粒体中、叶绿体基粒上。反应由左向右,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发生在细胞各处。ATPADP酶酶能量PiPi能量ATP与ADP的转化关系ATP产生的途径呼吸作用:呼吸作

2、用产生的ATP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即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供光合作用自身碳反应所需。ATP的功能ATP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含量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处在不停的合成和分解之中,不能储存。ATP与核苷酸的关系ATP、ADP也是一种核苷酸,但不是组成DNA、RNA的核苷酸。ATP脱去一个磷酸基成ADP二磷酸腺苷。ADP脱去一个磷酸基成AMP一磷酸腺苷。AMP是组成RNA的核苷酸(含1分子磷酸基、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1.萤火虫发光所用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葡萄糖B.蛋白质C.脂肪D

3、.ATP2.能产生ATP的场所不包括下列哪项()CDA、线粒体B、叶绿体C、内质网D、细胞溶胶来源:功能: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活细胞催化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概念和催化特性新陈代谢:活细胞内所有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新陈代谢特点:在常温常压(温和条件)下进行.所有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酶促反应: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底物: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叫底物。酶的种类:目前发现的酶有4000多种,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锁—钥学说催化剂

4、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分子很容易达到反应所需的能量而进行反应;加热是提高分子的能量,达到反应的活化能。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1.pH值2.温度3.催化底物的浓度4.酶的浓度等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催化所需的条件温和的条件:常温、常压、中性左右。人体内的酶的最适温度:37°C高温酵母菌的酶的最适温度:65°C人体内绝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7左右人体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1.5左右温度、PH值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最适温度(PH值)下,酶的活性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PH值),酶的活性减弱。高温、强酸、强碱破坏酶的活性(酶失去活性、不可逆转),低温抑制酶的

5、活性(酶的活性可恢复)。酶的实验变量:实验中可以改变的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改变的量(即不同的处理)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量(即不同的结果)无关变量:实验中其他可能不同的因素试管步骤1231%淀粉溶液3ml3ml3ml新鲜唾液1ml1ml1ml恒温15min0°37°80°碘液3-5滴3-5滴3-5滴结果变蓝不变蓝变蓝试管步骤1231%淀粉溶液3ml3ml3ml10%氢氧化钠溶液2ml10%盐酸溶液2ml清水2ml新鲜唾液1ml1ml1ml恒温37°15min15min15min本尼迪特溶液2ml2ml2ml水浴加热结果红黄色蓝色蓝色试管步骤121%淀粉溶液

6、3ml2%蔗糖溶液3ml新鲜唾液1ml1ml37°恒温15min15min本尼迪特溶液2ml2ml水浴加热结果红黄色蓝色试管步骤123%过氧化氢3ml3ml新鲜鸡肝碾磨液3-5滴二氧化锰少许结果产生气泡快、多、大产生气泡慢、少、小对照原则:能设置对照实验的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空白对照、自身对照)重复原则:各组的处理对象可设置成多个以排除偶然因素影响单因素原则:一个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因素即一个自变量以确定实验因素的作用等量原则:各组间除自变量不同外其他各种量尽量相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实验设计原则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转运扩散易化扩散主动

7、转运胞吞胞吐﹛一、扩散(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概念: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由运动。特点: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细胞能量。对象:小分子:气体分子,水、乙醇等。脂溶性分子:脂质等。我们把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渗透渗透的方向:水分子较多处向水分子较少处。低(溶质)浓度向高(溶质)浓度。渗透原理:溶质的存在减少了水分子的数量、影响了水分子的自由运动,溶质越多影响越大。渗透的结果:浓度高的一侧得到水分,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液面上升。渗透的条件(渗透系统组成):半透膜、浓度差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8、渗透作用装置细胞渗透半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