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

ID:39042462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   3、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古诗,谁来读课题?(2人)一起读。   2、知道作者吗?你知道他的哪些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3

2、、能用“熹”组词吗?还记得“熹”的意思吗?     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的心里照得亮亮的呢?打开课本,我们来读诗。  二、正确、流利地读诗   1、放声朗读,将诗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多位学生读诗。   3、检查预习情况:    (1)这首诗中有3个生字,都认识了吗?指名认读。    (2)你能给“鉴”扩上一两个词吗?诗中的“鉴”又是什么意思呢?“徘徊”又怎么理解呢?  三、想象画面,领悟古诗内涵。   1、读了这首诗,知道诗中是围绕哪一个

3、事物来写的吗?(板书:池塘)什么样的池塘?   2、你说得错。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尤其是前两行,你能把作者笔下的池塘说具体点吗?    (1)生读诗,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知道为什么说镜子是打开的吗?)   3、是的,这打开的“镜子”可漂亮了。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提起笔来写一写。   4、指名交流。指导朗读前两行。   5、同学门,站在这清澈美丽的池塘前,你一定会和朱熹一起询问:为什么池塘这般清澈?你知道吗?活水     生说原因(板书:池塘--------清澈),师

4、生引读后两行。   6、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师:对呀,是不是搞错了?小组长赶快带领组员讨论一下,这池塘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1)小组讨论    (2)指名交流    (3)看来这池塘在这里是有所指的,那活水同样也有着深意。谁再来说一说?(板书:头脑---------灵活)    (4)是啊,每天的读书学习就是那池塘上流大源头活水,只有日日读书,你的头脑才会明澈如镜,才会云影徘徊。所以题目是(生读)    (5)题目的意思是朱熹在看书时产生了一个感想,这个感想

5、就是------(齐读诗)  四、背诵古诗   1、我想作者在读书时一定是又明白了什么人生哲理,他感受到读书对于自己的意义,他要把自己的这种体会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怎么写呢?直接说“啊,读书重要,读书能让你头脑清楚、灵活。同学们,这样行吗?   2、(出示挂图)我们来看图。一天早上,朱熹披衣走出院门,他看书沉思,不时抬头望望远处的翠山,低头瞧瞧脚边的野草,他大目光停留在池塘里那跳动的波光云影上.突然,哗哗的流水声催生了他的灵感,他知道怎么去表达心里的意思了。(生齐背)   3、你记住这首诗了吗?自由

6、背,指名背。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观书有感》是一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前面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也是关于读书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警句?   2、全班交流,师补充。(另一首朱熹的《观书有感》)   3、小结:有人说,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你才更有智慧。有人说,能够摄取书中营养的人要比吃得更多的人更健康。同学们,读书吧,因为每一本书就是一级级阶梯,你每爬一级,就意味着向

7、智慧。向成功迈进一步!教后感:诗文从头到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读书的学问了呢?如果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一开始,我出示了这首诗的内容,但不写题目,只说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即哲学家)。随后,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一二两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净,三四句,通过与学校池塘的比较,明白源头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净的根本原因。学至此处,让学生回过头来说说正首诗在围绕什么写。学生都能发现,写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

8、为什么这么清澈。那我就问,如果让同学门给这样一首诗加个题目,会怎么加。开始,由于受了课本的影响,都说不出。后来,只说根据刚才理解大的意思来说,有同学就敢说了,“水”,“水塘”,“源头活水”,当然有同学还说了“观水有感”……总结了一下,就是题目总与水有关,但就是与书联系不上。随后,出示课题,读读,想想,这水塘,怎么与书联系起来了呢?打开课文,看插图,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学家此时的想法。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显然,都觉得是个难题了。片刻,终于有一只、两只手举起来了。一位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