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与读书有关的名句导入本课2.配合幻灯引领学生了解朱熹3.解题二.品析诗句理解诗意1.初步自学这首诗.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
2、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2 检查诵读并作诵读示范和指导 3、赏析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方塘就是指?多大的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
3、,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
4、——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4.赏析三四句.(1)诗人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作出回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2)“渠”这里是指什么?现在生活中指什么?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3)"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4)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
5、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5)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6)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4).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三.辩论明理享受诗趣.1.思考 这首诗全写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题目却用了《观书有感》,这是为什么呢?2.小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3.交流结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板书:人的心智:更加聪明←读书汲取4.诗人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
6、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指导朗读。【指名读(2人)——齐读】四.拓展新知.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2.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说理诗《泛舟》,【出示古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3.诗人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变得心智聪明,就必须多读书!)五.作业布置:搜集有关读书
7、的名句,背一背。 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看 方塘 清澈透明←源头活水(写景)想 心智 更加聪明←不断读书(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