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40485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愁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愁之美》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研组梁健峰【教学目标】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2、借鉴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的物(借物抒情)的这种写法,创造情感美。【教学重、难点】借鉴借物抒情的写法,创造情感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在第四单元课文《春酒》中,台湾作家琦君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酿造了一壶装满乡愁的春酒。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以诗的形式抒写的乡愁,诗里面的愁滋味会有什么不同吗?2、了解学习目标教师:大家能告诉老师,诗歌有什么特点吗?明确:语言凝练、借助意象表达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板书:诗歌的特点)教师:诗歌语言凝练、惜字如金,但诗中复杂而
2、细腻的情感却能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么,诗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明确:诗歌中往往借助意象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教师:那什么是意象呢?明确: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事等。(板书:意象的概念)教师:我们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6种事物就是意象,因为它们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愁思。二、品味乡愁美1、初品乡愁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美听与美读中初步感受诗歌中的美妙意境。(听读诗歌《乡色酒》《乡愁》)2、我赏乡愁美在听读过程中,我们已经初步品尝到了诗中的愁滋味。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自读诗歌,
3、然后交流自己对这两首诗的感受、体会,最后推荐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你对这首诗的品析。展示时按照这种句式进行:我认为《乡色酒》/《乡愁》很美,它美在_______教师:这两首诗运用意象使表达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引起了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强烈共鸣,深刻地表达了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渴望统一的真挚情感。1、我悟乡愁美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乡色酒》,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诗中“你”“我”分别指什么?明确:“你”指明月,“我”指诗人自己。(2)在诗的第二节中,诗人将明月比作什么?明确:比作一杯乡色酒。月满,月色洒满大地;乡愁也满,乡愁充溢胸中。这里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酒”,将乡
4、愁提升、净化。再读《乡愁》,思考:(1)在诗人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什么?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2)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有什么不同?明确: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那就是乡愁。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一类人的家国之思。2、小结乡愁美。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将乡愁化为乡色酒、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这样可以使表达
5、更含蓄、更巧妙、更美。三、感悟离愁美1、初感离愁美刚才我们品尝了现代诗歌中的愁滋味,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词中的愁滋味。(听读《相见欢》《虞美人》)2、我赏离愁美作为帝王的南唐后主李煜,因为生不逢时、历史大势所趋做了亡国之君;但作为词人的李煜却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因为他特别擅长将复杂细腻的情感精准地表达出来,在这一点能和他相媲美的,我认为只有女词人李清照。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自读这两首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两首词的感受、体会,最后推荐小组代表展示。按这样的句式展示:我认为《相见欢》/《虞美人》很美,它美在_____3、我悟离愁美教师:是啊,李煜借用缺月、梧桐、深院
6、、清秋这些意象将曾经的帝王、如今的阶下囚,面对荣华富贵已成过眼云烟,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的心境,曲折有致地表达了出来。下面请同学们再读《相见欢》回答:(1)找出词中巧妙写“愁”的句子。明确: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词人以什么来写“愁”?明确:以“丝”喻“离愁”,新颖而别致。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虞美人》回答:(1)找出词中巧妙写“愁”的句子。明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词人以什么来写“愁”?明确:用“一江春水”喻“愁”,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
7、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4、小结离愁美在这首词中,李煜将离愁化作“丝”“水”来写,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成为写离愁的名篇,得以传颂千古。四、创造情感美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诗词中运用借物抒情表达情感的妙处,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今天这节课所学,写一篇作文,以期将自己的情感更曲折有致地、更美地表达出来。五、课堂小结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运用借物抒情这种手法时应注意:1、选准所借之物。2、找准物和情的契合点。物和情要有契合点,能够借助联想和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