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教学设计

ID:39024539

大小:14.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德育学习及渗透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审美教育及渗透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学法指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

2、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探讨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详略的安排

3、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背景材料探究。)教学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课文录音磁带。  2.插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多媒体教学设施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第一课时  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  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1.分析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改

4、写文章(试着将本文改写成“记叙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设计  -、新课导人  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让学生也可以交流课前的准备材料,达到资源材料共享】  二、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整体感知文本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

5、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背景资料链接: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

6、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

7、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  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

8、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②战事紧迫,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