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

ID:39008795

大小:15.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闻相关知识。(2).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3).把握新闻的及结构特点。(4).体味新闻语言特点。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二)、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把握本则新闻的语言特色。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3.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领悟新闻语言的特点二、教材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

2、大军横渡长江》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根据教材特点和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将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的特点;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作为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上海世博会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世博会情况。师问:你们是如何了解到这些信息的?生答:通过新闻。师: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变化的

3、一个晴雨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共同学习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听新闻,初步感知新闻1、学生听录音新闻,思考:(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2)、你从中听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介绍新闻背景(投影)明确: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三)知

4、新闻,了解新闻相关知识1、学生默读新闻,用笔圈画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教师点拨: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过渡语)新闻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但它的结构却和一般文章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了解。2、教师简介新闻特点(出示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1)、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5、。(2)、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叫主体。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四)读新闻,把握新闻要点1、请学生模仿播音员放声朗读新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荻港要塞溃退锐不可当泄气歼灭2、请学生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依次找出新闻的要素。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6、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3、教师出示行军地图,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讲解,学生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教师点拨: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7、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五)品新闻,体会语言特色1、(过渡)同学们看看,作

8、者除了条理清晰的介绍渡江情况以外,又是怎样把渡江的全过程报道清楚的?用了哪些很准确的动词?请同学们圈一圈。(小组交流讨论)明确: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