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08459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落日的幻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日的幻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一点产生幻觉的知识。能力目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迁移能力。情感态度: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重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说明文知识的复习。教学难点:多种说明方法并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可能都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猴子看到井水中有个月亮,心想月亮掉到井里这可不行,就想赶快把这月亮捞上来,可是无论如何总是捞不起井水中的月亮。后来抬头望天,发现“月亮还挂在天上”。其实猴子看到的井水中的月亮只是一个幻觉。生活中的幻觉现象还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
2、文《落日的幻觉》,去探寻日落时种种幻觉景观背后的科学奥秘吧。(猴子看到的井水中的月亮这一幻觉是怎样产生的呢?原理-------光的反射。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因为水面就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这是光的反射。)二、应掌握的词语1.熟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绮(qǐ)丽 殷红(yān) 日薄西山(bó) 气息奄奄(yǎn)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殷红:带黑的红色。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
3、迫近,靠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三、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勾画有关幻觉及成因的语句。完成课后表格日落时的幻觉产生幻觉的原因颜色深黄、殷红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眼睛的叠合效应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的原理太阳好像变大了仪器证明没变大四、仔细思考:1、第1段从人
4、们关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增加文章的生动性。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3、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
5、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4、第3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过渡句 ,在内容上起着总领下文的作用。5、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举例子:支撑“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的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作比较:强调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散射强得多。列数字:说明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散射强得多。6、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7、在解释落日的各
6、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五、小结: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说说这篇课文所包含的说明文知识说明对象:落日的幻觉说明文的类型: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本文结构:递进式说明方法:引用、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六、拓展延伸:(一)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幻觉”?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吗?1、杯中的铅笔是断的吗?2、方框中哪个圆更大?3、姚明身旁的几个人矮吗?(二)现在你能说说“太阳好像变大了”的原因吗?1、朝阳和夕阳,背景较暗淡,在暗
7、背上的亮目标显得大些,2、朝阳和夕阳以地物为参照物,中午的太阳以天空为背景,因而早晚的太阳看起来又大又圆,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显得小些。3、傍晚的太阳显得扁些,这是由光的折射所致。(三)《两小儿辩日》里除了讲了太阳的大小问题外,还有一个凉暖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幻觉。你能说说道理吗?地球大气层的作用。太阳无论是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还是跌入西边山峦之前,它放射出的光波经过地球大气层的距离,都比太阳在头顶上直射时的距离大两倍多。另外,早、晚短波光大多被散射、吸收掉,因而中午气温高(暖),早晚气温低(凉)。
8、太阳本身没变化。(四)说说科学家如何利用这些现象为为类造福。(五)说说与夕阳有关的古诗(词)句(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7)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