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ID:39007693

大小:5.6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23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1页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2页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3页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4页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e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风暴潮病害、虫害和鼠害主要的自然灾害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气象灾害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控制范围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一)热带气旋1、含义:2、成因: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

2、.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B.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低层扰动),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C.地转参数大于一定值(一般在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赤道附近有无热带气旋?)3、台风含义: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结构:外围大风区:向中心辐合;旋涡风雨区:强列旋转上升,强降水;台风眼:下沉气流,无风,少云BAAACBBC右图表示的可能是反旋吗?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3、台风的分布与危害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地点: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

3、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狂风、暴雨、风暴潮西进型、登陆型、抛物线型。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韦恩台风路径弱为低气压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那么台风中心是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思考:(二)干旱1、干旱和旱灾的区别:干旱

4、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2.旱灾的特点: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三)寒潮1.寒潮的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

5、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关于寒潮的定义,大家可以看P9的阅读材料.2.寒潮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3.寒潮的危害短时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快行冷锋)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气象灾害⑴、热带气旋⑵、干旱⑶、寒潮概念: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深厚的低气压涡旋形成条件:有广阔的暖洋面,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不稳定大气层结构,对流运动显著北逆南顺台风:概念:中心附近平均风力在12级以上发生时间:每年的夏秋季节

6、7~11月最为频繁天气特征:狂风、暴雨、来势凶猛分布区: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热带气旋最多概念:是因为长时期降水异常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特点:渐变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分布:亚、非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尤以非洲最严重概念:由于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在24小时内骤降10℃以上,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在5℃以下的,就称作“寒潮”特点:来势迅猛,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集中发生在7—11月夏秋季节新课程同步辅导第10页例1、练习1、地质灾

7、害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应力相互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等自然灾害;高低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一)地震1、地震构造示意(如右图)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1]。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震动,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破坏性较强。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晃动,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破坏性较弱。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

8、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而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面波等。纵波最先传到,其次是横波,一般情况下,纵波速度比横波速度快大约1.7倍。所以,人们先感到到纵波,再感到横波。如果人距震中较远,则纵波近似垂直地面出射,所以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