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ID:38537509

大小:6.39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6-14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1页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2页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3页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4页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地震(1)地震的成因(2)震级(3)烈度A、概念B、影响烈度的因素(4)地震带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2、地质灾害⑴、地震概念/成因:当长期作用于地壳中岩层的地应力超出了岩层的承受力而发生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并向四周传播,引起地面震动,成为地震。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所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里氏震级30倍/级)按成因:按震级:微震弱震中强震强震烈

2、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按烈度:烈度5级及以上有明显感觉(受震源、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影响)分布: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按震源深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震中距影响烈度的因素等震线地震示意图AA、震源B、震中B~D:震中距A~B:震源深度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其西起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缘、经过缅甸到印度

3、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该带全长2万多千米,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南起南美洲南端,向北经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折向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过大洋洲中部,至于新西兰。世界地震带一、环太平洋地震带:1、南起南美洲南端,向北经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折向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过大洋洲中部,至于新西兰。2、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90%以上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80%。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位于亚欧大陆南部,西起地中海沿岸,经伊朗高原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南,南折过中南半岛,至于印度尼西亚东部。知识点一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灾害成灾原因基本知识基本特点危害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衡量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在地震波的冲击下发生建筑物破坏、倒塌,并由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①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

5、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东经105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发现:(1949—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10倍;是

6、人口密度100~200人地区的100倍。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我国地震死亡人口总体下降经济损失迅速上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灾情发展趋势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西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东部除沿海及华北外,其他地区相对稳定,地震较少灾情东

7、重西轻的原因:西部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东部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资产密集。1、我国地震灾害特点3、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一、我国的地震灾害2、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地震规模西部大于东部★地震数量西部多于东部★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基本上沿活动性断裂带分布(1)我国地震灾情的分布特点:东重西轻(2)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特点: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加重2、滑坡和泥石流A、概念:(1)滑坡B、发生的条件:C、多发地区:D、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指斜坡上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

8、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高度与体积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部形成的陡壁称为滑坡(后)壁岩体、土体下滑的底面为滑动面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坡体看滑坡示意图,分析滑坡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滑坡台地滑坡台坎剪出口滑坡舌滑坡体向下滑后在斜坡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滑坡阶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