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3实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3实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无理数及实数的概念,并会对实数进行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3、学会使用计算器探求将有理数化为小数形式的规律. 4、学会使用计算器估算无理数的近似值. 5、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实数的值. 数学思考 1、 通过计算器探求将有理数化为小数形式的规律,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2、在使用计算器估算和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3、经历从有理数
2、逐步扩充到实数,了解到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4、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解决问题 1、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2、通过计算器对无理数近似值的估算和对实数计算,使学生发展实践能力. 3、在交流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 通过计算器探求将有理数化为小数形式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使学生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获取成功的体验. 2、 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
3、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3、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 问题. 重点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会用计算器计算实数. 难点 对无理数的认识.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通过对有理数探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和研究有理数的规律,得出对数的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活动2 通过对数的归纳辨析,引出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并对实数进行分类. 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
4、的概念,学会对实数的分类, 活动3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活动,建立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 通过在数轴上找到表示的点,认识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活动1] 通过对有理数探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问题: (1)利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3,-,,,,转换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2)我们所学过的数是否都具有问题(1)中数的特征,即是否都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5、? 教师提出问题(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得出任何一个整数或整数比即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回顾思考,通过学生对有理数的再认识,师生共同归纳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而得出无理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结论. 活动1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实现有理数到小数的转化,激发进一步学习无理数的欲望;(2)学生了解无理数的主要特征. 计算器是将有理数转化为小数的主要计算工具,通过组织学生的计算活动,发现规律,并与学过
6、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作对比,为学习无理数概念作准备. 通过让学生参与无理数的概念的建立和发现数系扩充必要性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能力. 注重新旧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是融会贯通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2] 通过对数的归纳辨析,教师引出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对实数如何分类. 问题: 你能对我们学过的数进行合理的分类吗? 教师引出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对数的认识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怎样在实
7、数范围内对学过的数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在参与讨论时启发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完善,并帮助总结出实数的分类结构图. 实数 活动2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的了解程度; (2)学生在讨论中能否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 (3)学生是否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对实数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
8、对无理数和实数的理解. 通过学生互相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深刻地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实数整体性的认识. [活动3]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活动,建立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 问题: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 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无理数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活动,在数轴上找到了表示无理数的点,使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