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

ID:39004282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楹“浸”翰墨 联“润”瑰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基本信息学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萨尔图附属学校课名《楹“浸”翰墨联“润”瑰宝》教师姓名赵晓慧学科(版本)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章节第三单元学时1年级初二二、教学目标1.积累对联的知识。2.欣赏对联,了解对联的特点。3.学习对联写作的方法,尝试拟写简单的对联。三、学习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对联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但是不成系统。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结合电子白板的应用,确定本课的教学策略为重感悟、重能力、重积累,讲练相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

2、助学生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手法,提高学习的创新能力。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赏析对联,了解对联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对联的写作方法,尝试拟写简单的对联。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是知识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课件是直观的教案,也是浓缩的教案,更是有声有色的学案。依托教材,拓展知识,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解决本课重点,从而突破难点。1、自制微课片段的介入,形象生动地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易于让学生快速积累和掌握基本知识。2、以六幅对联作为范本,学生自主欣赏,小组交流研讨,并通过页面翻转的功能制作便于赏析的活动课本,利用圈

3、点勾画找出自己最喜欢对联赏析。特别是学生到白板前边操作边解说,使表达不再泛泛而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听者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使课堂不再是几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课堂,而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互动效果明显。利用白板拖拽、书写功能,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对联的特点。及时有效地生成课堂资源(拍照并保存资源库)。将文学性且艺术性很强的对联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 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同时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了最大化的生本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点。3、利用白板的连接器、拖拽功能,设置对联连线题,即作为“逐字法”的引入

4、,又快速有效检测学生对对联基本特点的掌握情况,人机互动,提高课堂效率。4、教师利用橡皮擦、拉幕的功能讲解对联的写作方法“逐字法”。5、通过不同梯度的练习题,通过小组的互助研讨,生生互动,利用透镜功能由浅入深地掌握方法及运用。并尝试创作对联及利用资源库的内容,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通过学生互评,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驾驭文字的本领,进一步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识—对联的起源00’05”-02’30”)(02’36”-03’15”)(03’1

5、6”-06’20”)1、了解对联种类,引发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出示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3、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对联的种类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对联呢?2.明确学习目标3.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引入自制微课片段《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预设问题:宋代王安石《元日》中:“新桃”和“旧符”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对联的种类。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积累对联新知。运用新知,理解诗文含义。1、利用白板的隐藏显示功能,引入对联图片,了解对联的种类。快速引发学生关注,激发学习兴

6、趣。2、利用白板的圈点勾画,提炼学习重难点。意在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本课内容。3、播放自制微课视频片断,生动形象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为解决重难点作铺垫。(二)赏——对联的特点(06’30”-15’)(15’10”-18’40”)(18’40”-21’20”)通过赏析六幅对联。总结对联的特点。教师重点讲解知识点“仄起平收”的规律依据上下句的辨别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讲解对联粘贴的习惯。教师补充:总结归纳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形成表格1、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幅来欣赏一下,你能发现对联有哪些特点?各组派一名代表阐述理由

7、(1)从字数上:字数相等(2) 从词性上:词性相对(3) 从内容上:内容相关(4)从音调上:平仄相合附:对联粘贴习俗。小组交流合作,互助研讨:学生板前展示赏析的内容,书写总结归纳的对联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对联粘贴的顺序。1、以六幅对联作为范本,学生自主欣赏并通过页面翻转的功能制作活动课本,便于赏析。利用圈点勾画找出自己最喜欢对联赏析。2、教师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对联的特点。利用白板拖拽、书写功能,及时有效地生成课堂资源。3、教师补充作总结后,形成表格,将文学性且艺术性很强的对联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 有效地解决了

8、教学重点。3、拍照并保存资源库中,为对联写作保留资源。(21’20”-25’30”)本环节设置四个由易到难的练习题,1、通过连线(1)方法引入:根据对联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研讨,学生板前1、利用白板的连接器,设置对联连线题,作为“逐字法”的引入。(三)练——对联的应用(25’30”-29’10”)(29’20”-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