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

ID:39002516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课人:林夏霞核舟记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2、能正确翻译课文。3、学习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4、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2、能正确翻译课文。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学习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三、教学方法:自学点拨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小黑板五、教学时数: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

2、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一定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其实,中国的古代很早就有了这种微雕艺术,“核雕”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艘雕在桃核上的舟(板书:核舟记)二、简介作者及作品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小黑板显示):(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

3、右臂支船(qū)(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3.文言知识储备通假字(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3)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一词多义(1)端东坡右手执卷端(端:名词,一头,一方。)其人视端容寂(端:形容词,端正。)(2)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4、(奇(qí):奇妙,精巧。)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jī):余数,零数。)(3)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为:动词,雕刻。)中轩敞者为舱(为:判断动词,是。)古今异义词(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选择。今义:简单,简直。(2)佛印居右居古义:在。今义:居住。(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还,尚且。今义:曾经。词类活用(1)石青糁之(糁: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涂石青”。)(2)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动词,“用箬篷”。)(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诎:动词的使动用法,可分别译作“使……卧”“使……诎”。)四、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

5、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说明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4段),具体介绍核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第二层(第5段),介绍核舟的背面,写王叔远的题名和篆章。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全核舟的人、

6、物、文字的数目,赞叹雕刻家的技艺。五、小结:课文第二部分介绍核舟按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说明。先介绍核舟的证明,再介绍核舟的背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点介绍,核舟的背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绍。在介绍核舟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然后介绍船头,最后介绍船尾。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二、赏析课文。(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1、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2、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3、“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明确:1、奇巧。2、“能以---------各具情态”分别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的广

7、泛,艺术构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艺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3、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为下文张本,总起下文。(一)全班齐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2、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讨论明确:1、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2、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