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9913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雨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科目语文年级九年级课题雨说主备课人李宾朋主讲人时间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个性化增补能力目标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情感目标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教学难点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教具学具课型讲读课课时二课时情景导入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
2、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一、预习1.读准下列字的音圃锢喑哑蓑笠膏襁褓2.解释下列词语(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2)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3)留滞:停滞,不流通。(4)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5)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6)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7)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8)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9)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3.朗读课文。
3、二、作家作品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三、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1.请一位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明确: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
4、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节奏: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2.本诗押什么样的韵?这样的押韵有什么表现力?明确:诗歌的第一至四节押的都是同一个韵:“溪”“迹”“地”“起”“挤”“礼”等。而第五节和第七节押的又是另外一个韵:“膏”“苗”“好”“谣”“笑”“腰”等。当然,第六节和第九节诗人又用不同的韵脚。这种不受押韵的拘束,换韵灵活的创作态度,使诗人能充分利用韵脚的和谐,让诗歌的语言组织,更加充满音乐性,更加富有生动活泼感。3.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
5、意境。然后请一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情调。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四、想象,体会意象美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联系副标题和创作背景说说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讨论、明确:“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到来;她,来自遥远的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就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成长,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
6、历史时期,旅居海外已久的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2.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明确:意象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五、吟咏,品析语言美,吟咏全诗,选择感受最深的语句,看看它具有哪些表达作用?示例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明确:“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
7、,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示例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明确: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示例3.品味第七、八节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