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案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案

ID:38997875

大小:24.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案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案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囚绿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囚绿记》教案马金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1)研读文本,能从语言的品析中感知出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2)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被囚禁以后的变化及作者的内心变化,加深学生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1、重点:(1)研读文本,能从语言的品析中感知出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2

2、)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被囚禁以后的变化及作者的内心变化,加深学生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2、难点:(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给大家看几幅画(播放课件,有关“绿”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个词语形容看后的感受。(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等)师: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大家都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这样充满

3、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一篇《囚绿记》。二、介绍作者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课件播放)陆蠡,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宁死不屈的抗日战士。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位作家就是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并思考两个问题: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就是把绿

4、色囚禁起来。那么这个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作者囚禁它是因为对着绿有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根据本班学情,字学生朗读完毕后,师做以下引导)师:绿指什么?常春藤。(板书)作者囚禁它是因为对着绿有什么样的感情?喜爱。所以文章首先写的就是作者对绿的喜爱,我们可以概括为爱绿。因为爱绿,所以接下来就发生了囚绿的事情。那么,老师还要再问大家,这个绿就这么一直被作者囚住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绿被释放了——释绿,释放后一年我写了这篇文章,所以文章最后一节又写了我对绿的什么情感——怀念,念绿。到这里文章的思路就全部出来了:1-7:爱绿8-11:囚绿12-13:释绿14:念绿(板书)

5、 四、研读爱绿。师:那作者到底有多爱这株常春藤呢?请同学们再次品读第一部分,找一找能表现作者爱绿的语句,并说说看你找的句子是如何体现作者爱绿的。(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读与讲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魅力以及作者对绿深深的喜爱之情。)五、品析囚绿<小组讨论>师:因为爱绿,所以作者才会囚绿,那么作者囚绿仅仅因为是爱绿吗?还有别的原因吗?被囚禁之后的常春藤情况又如何呢?对于这一生长状况,作者又有了什么样的内心变化呢?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一起品读一遍囚绿部分。下面就请同学们细读囚绿部分,找出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的

6、相关语句,再小组讨论,明确答案。(ppt播放问题,小组讨论,几分钟后,小组汇报。)明确:1、作者囚绿仅仅因为是爱绿吗?还有别的原因吗?找出相关语句。因为绿象征爱、幸福、年华……是美好事物的象征。2、那么,被囚禁以后的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呢?划出相关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写出了常春藤的什么特点?生命力旺盛——向往光明和自由、固执、失去活力(板书)3、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作者怎样的内心变化呢?圈出相关词语。喜悦、不快、同情、爱怜、恼怒、固执(板书)六、感悟释绿师:请再次思考,后来我为什么会珍重地释绿了呢?明确:要走了;太爱绿、愧疚;被它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感动七、探究

7、主题。师: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却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余黑暗。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那么,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是否还有别的用意?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课件展示):《囚绿记》写于1938年,当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在抗战爆发后的上海“孤岛”坚持抗日文学创作的作者由此怀念起一年前,即卢沟桥事变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再请同学们看这段作者与日本人的对话(课件播放),老师

8、读,你们答。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