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92555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3
《丝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丝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而丝绸作为衣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丝绸美化、滋润着中国人的生活。艳丽柔美的绫罗绸缎装饰着男女老少的服装,装饰着家庭中的床褥,装饰着厅堂庙宇等公共场所,装饰着古籍书画等文房用品。甚至小到手帕、荷包等小件,都可以觅见丝绸的踪影。另一方面,蚕桑丝织业是中国农村经济特别是南方农村经济的主要依赖,也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及外贸收入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除了与这些表面的服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密切相关外,丝绸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2、 一、丝绸与语言文学 在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以“糸”为偏旁的有100多个。许慎《说文解字》所收字中“糸”旁260个,“巾”旁75个,“衣”旁120多个,都直接或间接与丝绸纺织有关。在以“糸”为偏旁的文字中,关于纺织丝绸业的有缫、绎、经、纬、绘、织、综、统、纪、纺、绝、继、续、绍、纡、约、紊、辫、结、练、绣、缋、编、缉等,关于纺织纤维和纺纱搓线的有绪、缅、纯、绡、绺、细、级、线、缕、绳、纫、缪、绸等,关于纺织品种类的有缯、纨、绮、缣、绨、缟、绫、缦等,关于纺织品色彩的有绿、缥、缇、紫、红、绀、缲、缁、缛等,关于服装饰品的有缨、绅、
3、绶、组、纽、纶、缘、绔、绦等,其他引申义的还有纸、彝、绥等。其中关于丝绸工艺和服饰的占主要地位,约为50%;丝绸品种其次,占35%左右;织物色名约占30%;其他文字约占15%。 到南北朝时期,由纺织丝绸衍生出来的文字进一步增加。梁顾野王《玉篇》收录与“糸”相关的七部共计400余字。而到宋本《玉篇》中则收“糸”部计459字,“巾”部172字,“衣”部294字。至清代《康熙字典》中的“糸”部约有830字,又较宋代增加很多。这说明中国语言与丝绸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现代汉语中,源自丝绸纺织的一些词汇还有很多复合词组和成语,大大地丰富了
4、我们民族的语言,增强了表达力,如“综合”、“继续”、“线索”、“约束”、“编辑”、“组织”、“机构”、“联络”、“连绵”、“经天纬地”、“锦心绣口”、“提纲挈领”、“作茧自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其中,“作茧自缚”原指一条家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后多用来指自我束缚、自我封闭;“锦心绣口”、“锦绣河山”、“锦上添花”等都是用丝织物的美丽来形容其他事物的美丽;“经天纬地”取经纬相交构成整个天地之意,如今的地理学上所用的“经度”、“纬度”就来源于此;“组织”的原意是织物的经纬线交织的结构,后泛指各种人为的组合;
5、“机构”乃是织机的结构,后泛指一切机械和组织结构;“综合”原是指众多的丝线穿过综眼而被有序地集合在一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蓝草染料在染色后能得到比草色更深的色彩,用于比喻后辈超过前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是对染工整日在染缸旁被染料沾染的形象描绘,比喻人的思想易受朋友或环境的影响。 除了大量专业性的纺织科技著作,如《蚕书》、《梓人遗制》、《天工开物》等直接记述丝绸生产外,中国古代还有大量的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与丝绸生产有关。这些文学作品出现的基础是封建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由于家庭丝织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女性
6、又较易成为文人描写的对象,因此,“女织”就成为文学家们的重要题材了。这类的实例极多。 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已有许多关于丝绸生产的描述。著名的《豳风?七月》中有一段描写蚕桑丝绸生产的诗句:“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再如《小雅?采绿》则与染色染草有关:“终朝采绿,不盈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到汉魏六朝时,仍然有大量与丝绸有关的诗歌被记录下来,如汉代《古诗?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
7、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逮钦立辑校:《古诗五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二《古诗》,中华书局1983年。再如汉乐府《陌上桑》,描写了一个采桑女子罗敷的故事,同样十分著名:“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逮钦立辑校:《陌上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中华书局1983年。此外,六朝有许多诗歌如《蚕丝歌》、《采
8、桑度》等也是以丝绸生产为题的。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各种与纺织相关的诗歌更多。许多著名诗人均写下了这类诗篇或诗句,如杜甫的《白丝行》和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等。唐代诗人中以此为题材写得最多的是白居易、王建等人。白居易是一位现实主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