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86290
大小:35.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 内容摘要:《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名篇,被誉为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理念之一。川端康成的作品大多体现了物哀之美。《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之美是通过少男少女男女朦胧恋情、社会下层女性的淳朴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三个层次表达出来的。 关键词:物哀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早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也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学地位的重要基石,作品中至始至终弥漫着一种哀伤,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学理念的物哀之美。“物哀”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理念之
2、一,出自《源氏物语》,但是真正提出“物哀”,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并作为一种文学理念进行推广的是江户时代学者本居宣长。“物哀”中的“物”是认知的对象,是认知感知的主体,可以是人,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世相和人情世故。“哀”是指认知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物哀就是二者相互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广辞苑》) 1.少男少女朦胧恋情 作品中“我”和小舞女微妙的朦胧的纯洁的感情最能使人感受到物哀之美。二十岁的“我”和十四岁清纯美丽的小舞女,互相吸引、彼此爱慕。“我”和小舞女之间
3、萌发的这种纯洁无暇的爱意给人以愉悦之感。我们相约翌日早晨八点从汤野出发。……二楼的门窗全敞开着。我无意之间走了上去,之间艺人们还睡在席铺上。我惊慌失措,呆呆地站在廊道里。舞女就躺在我脚跟前的那个卧铺上,她满脸绯红,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这副富有情趣的睡相使我魂牵梦绕。”这段描写将情窦初开的纯情少男少女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面前那种毫无掩饰的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我”和小舞女之间的感情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为了替飘泊中死去的婴儿作七,“我”倾囊相助,几乎没有了旅费,借口学校有事,提前离去。“我”和舞女告别时:“
4、无论我同她说什么,她只是双目直盯着那伸向大海的红堤,缄默不语。每次我还没把话讲完,她就一个劲点头。……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这段描写体现了“我”和小舞女依依惜别的哀伤。小舞女的缄默不语和对我欲说再见却强咽了回去,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与爱情无果的凄苦,增加了悲痛感人的气氛。“我”和小舞女这段短暂的邂逅体现了未经雕琢和修饰的纯朴,天真无邪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哀伤之美。作者通过细
5、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使整部作品笼罩一股淡淡的悲伤基调和寂寞感。可以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部交织着美与悲的青春之歌。 2.社会下层女性的淳朴美 作品中的舞女阿熏清纯美丽,可是流浪艺人的身份却决定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他们饱受世人的侮辱和歧视。“半路上,进村的路口到处竖着告示,上面写着:“禁止乞丐与江湖艺人进村。”流浪艺人们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充满了艰辛和酸楚。在与“我”熟识之后,……她似乎要掸掉自己脚上的尘土,却冷不防地蹲在我跟前,替我抖了抖裙裤下摆。……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
6、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将撩起的衣服下摆放下,对站着之喘粗气的我说:“请坐!”当“我”离开小客店时又细心地替“我”摆好木屐。这些细节的描写,凸显出小舞女是一个心思细腻,为人周到热情的姑娘。“我”和男子聊天,得知他叫荣吉,年纪大的姑娘是他内人,叫千代子。旅途中生的第二个孩子早产啦,活了一周咽的气,内人的身子还虚着哪。……舞女是我亲妹子。接着他告诉我:“我实在不想让妹妹干这一行,由于种种原因,不干不行啊。”“荣吉望着河的浅滩,忧伤的只想哭。”这段描写折射出处在社会底层的流浪艺人生活的艰难与面对生存压力时的无奈
7、。可是她们生活上虽然艰辛,但不失心地善良,对“我”充满了关怀和友爱。在荣吉送别“我”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半路上给“我”买了四包敷岛牌纸烟、柿子和熏香牌口中清凉剂。她们虽然身份低下,心灵却纯洁而高尚。“当我听到小舞女对我的评价:“是位好人。”她们评论我时的语气单纯而又坦率,就像孩子坦露情怀那样纯真。她们出于世故人情,把我视为好人,这令“我”心暖动容。“我”对他们的不好奇,不轻视,完全忘记他们是流浪艺人的身份,这使他们感受到不寻常的好意,我的和蔼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她们的心,于是对“我”格外地尊重,说“我”是好
8、人。虽然流浪艺人的生活艰苦,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抱怨生活,怨恨社会,自暴自弃。他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仍然保持着乐观、淳朴,善良的自然本性。不由地使人产生一种哀婉、凄美、朴素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饱含着对她们艰难处境的同情和怜悯,还体现了对她们人格的尊重。 3.自然景物之美 日本民族对自然美有着特别纤细敏锐的感觉。叶渭渠先生指出:“考察日本美的相位,首先要考察自然美的相位。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