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91536
大小:5.3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8-07
《川端康成与《伊豆的舞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作者介绍主要作品及特点写作背景和流派故事梗概文章赏析1文章赏析2综述作者介绍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获此奖项的第一人。18
2、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市1926年,除了其一生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被拍成电影,川端康成发表了《伊豆的舞女》。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1936年,川端康成因为反战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广泛参加反战活动。1940年,川端康成参与成立日本文学会。1944年,川端康成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1947年,历经13年,《雪国》定稿。1949年,川端康成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羽鹤》开始连载;1952
3、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化勋章。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以《雪国》、《千羽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作为工作室的公寓中含煤气管自杀。主要作品写作特点主要作品《椿》《十六岁日记》《名人》《高原》《伊豆之旅》《伊豆的舞女》(いずのおどりこ)1926年《浅草红团》1929年~1930年《水晶幻想》1931年《舞姫》《雪国》(ゆきぐに)1935年~1937年《千只鹤》1949年~1951年《山之音》1
4、949年~1954年《古都》(こと)1961年~1962年《父母的心》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雪国》起笔于1935年,把背景设置在远远离开东京的雪国及其温泉旅馆,并以那里的歌舞妓驹子和游客岛村的邂逅为题材,表现了他们的性爱生活和游览活动。《古都》基本上表现出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借由京都在战后的人事内外在的情事纠葛、失散姐妹的离合情怀、男女的爱恋、传统的媒妁婚姻。并配以日本传统祭典所表现的内在拘谨心理意识之外显,而透露出日本文化中的物哀、风
5、雅、与幽玄的独特美感。《千只鹤》主要内容包括千只鹤、林林的夕阳、志野彩陶、母亲的口红、双重星、波千鸟、旅途的别离、新家庭。《千只鹤》很有节奏感,简洁且含蓄,充满了比喻和象征,明显地表现出诗的性格和散文特质。作品特色川端康成的作品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写作背景和流派写作背景作者19岁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男主人公既是以青年时
6、期的川端康成为原型的。沉重的“孤儿感”。失恋加重了他的“自卑感”和“孤儿心态”。“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的舞女的纯真和美丽相貌所牵动,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才怀着依依之情告别了舞女。新感觉流派日本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由1924年创办的《文艺时代》的同人形成。他们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主义,企图进行一场文学革新运
7、动他们主张不再通过视觉进入知觉、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描写超现实的幻想和心理变态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代表:川端康成横光利一故事梗概登場人物主人公;「私」:川島踊子(薫)、旅芸人:四十歳の女の人、上の娘(千代子)、下の娘(百合子)、栄吉あらすじ主人公の川島は、孤独になった事による、自己嫌悪と自己憐憫を癒すため、伊豆へ旅に出る。旅芸人の踊子達に会う。付き合ってから、川島と薫子はお互いに好きになる。でも、高等学校の
8、学生と旅芸人の階級格差が激しいので、一緒にできません。そして、川島は学校に帰ら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ので、彼らは分かれることになる。二人は悲しくなる。でも、旅芸人の踊子達と一高生という階級格差を超えた生身の人間同士の交流を通して、少年が人の温かさを肌で感じ、作品内にある「孤独根性」から抜け出せると感じるに至る。电影版本《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最有名的是1974年由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的合作演出同名影片《伊豆的舞女》。西河克己的影像基本上和文字的意韵比较吻合。偶尔插入一段小说中的描述,更加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