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00807
大小:2.30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7-30
《伊豆的舞女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主讲:姜林娜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一、川端康成的生平简况二、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三、《伊豆舞女》赏析1、作品简况2、艺术表现手法3、作品的特色一、川端康成生平简况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是日本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8),主要获奖作品:《古都》、《雪国》、《千鹤》。死亡之谜1976年川端康成在寓所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其实,川端康成的自杀与他的经历和对生命的体验与认识紧密相关。“痛苦是作家的摇篮”。可以说,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孤儿的体验,是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他的
2、文学风格的重要原因。其后的关东大地震,长崎、广岛的原子弹灾难,日本战败,都加重了川端康成的悲观与虚无意识。早在1962年他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他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春贺江的一句口头禅:“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的自杀,也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心态。川端康成最终也融入了日本文坛的奇特景致。川端康成虽然自杀,但他的伟大而又丰富的艺术作品延续着他的精神生命。他一生写过120多篇小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二、三十部中、长篇小说,另有散文随笔、评论杂感等文章上千篇。二、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
3、日本的传统美和现代性的完美结合有人说:鲁迅的文字如青铜器,张爱玲的是细致的珠宝,沈从文如明月流水;川端康成的文字,有人说如青花索瓦,有人说像磨砂玻璃,透明而朦胧。他的文字很干净,带着一种淡雅和冷艳,像是在漫天的春光里野地中偶遇的一株盛放的樱花,细碎的灿烂,却令人分外的怀念;他作品中常有一种孤寂、颓废和凄美的情调。刻意的精致、淡淡的哀伤、朦胧的意境,这些正是日本小说的典型特征。川端康成作品的插图日本樱花的细碎川端康成文集川端康成部分作品的书影川端康成部分作品的书影川端康成的艺术趣味川端康成的艺术趣味川端康成与“新感觉派”运动1924年,川端康成由
4、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他以新感觉派”运动的发起人而进入文坛。“新感觉派”被称为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该派艺术思想明显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表现主义的影响。其艺术主张是强调主观、强调表现,强调新的感觉,尤其是外部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人的新奇感觉和瞬间印象。但该派也继承了日本传统美学的一些特点,如:语言风格追求清新、隽永、含蓄、凝炼,有很强的抒情色彩;情调朦胧、缥缈,刻意追求极端纯净的氛围,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擅长写各种“虚幻的美”。常常在季节变化交替当中描绘多姿多彩的景物,并刻意追求人物和景物的交相辉映。例如《雪国》的开头和结尾都捕捉的是新奇感觉和
5、瞬间印象:开头:“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结尾:“他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哗地向岛村心中倾泻下来。”这些描写已成了日本文学中的名句。三、《伊豆的舞女》赏析1、作品简况《伊豆的舞女》是川端的成名作。小说起笔于1922年,发表于1926年。作家1918年去过伊豆,并和一个舞女邂逅相遇,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此后他多次去伊豆的汤岛写作。可见,对汤岛的回忆,是川端康成挥之不去的事情。书影《伊豆的舞女》并不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之作。但川端康成创作和新感觉的一些特点,在作品中还有体现。小说中“我”是一个高中生,阿熏是情窦未凿的
6、舞女。从双方纯朴而又简单的言谈交往中,“我”对舞女一行人人凄楚的生活深表同情;舞女对我这个孤独的旅人也非常关心。这种情感纯真而直率,远离世俗,更无任何的感官色彩,表现出极端的纯净、唯美。小说的主题有些飘忽朦胧。从内容的主导倾向看,小说依然是表现康成和新感觉都比较钟情的东西,即“甜蜜的哀愁”、“美的悲哀”。他们同为天涯沦落人,从对方身上得到了温情,萌生了一种半带甘美、半带苦涩的情愫。但短暂的相遇后是永久的分离,双方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美,稍纵即逝。分别之际,“我”与舞女都没有直抒胸臆,一切尽在不言中。是依依不舍的爱情呢?还是人间的相互关爱?抑或二者兼而
7、有之?一切都被作家写得如烟似雾,朦朦胧胧,而作品的魅力也就产生在这种若明若暗之中。小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文学中青春文学的代表性作品。2、艺术表现手法(1)作品体现了新感觉纤细、善于捕捉生活中新奇的感觉的特点。例如,在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描写上,突出了他们的幽雅的特点。即双方在对对方的感知上都有畏怯、拘谨之感。双方在这种相互感知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但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倾吐过一句表露爱情的话,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间。(2)作者还善于把自然物象和“自我”合二为一,并以此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最富传情的意象是“雨”:作品开头的描写:“骤雨白亮亮地罩在茂密的松林
8、上,以迅猛之势从山脚下向我追赶过来”。雨点把男主人公追赶舞女的急切之情联结起来。接着又写夜雨中听到鼓声。咚咚的鼓声,女人们的尖叫、嘻闹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