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38352
大小:22.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1
《基层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在平时基层工作接触到的信访工作中,通过调研,笔者觉得,如何有效预防化解、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推进基层信访工作的关键。 一、基层信访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认识有限。农村不少群众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有一部分人受“法不责众”错误思想指导,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就纠集众人上访闹事,并错误认为政府怕“闹事”,闹得越厉害,问题解决得越快,利益得到越多。 (二)工作落实不够到位。部分信访问题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调查取证困难,导致问题无法处理或处理不到位;也有干部有畏难情绪
2、,怕麻烦,工作作风不实,不能及时化解部分苗头性信访事项;社会稳定力量整合不够到位;对无理上访人员处理不够到位。 二、基层信访工作的建议 (一)以民为本,积极创新惠民化的议事机制。工作理念上,坚持把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受尊重、权益上有保障、经济上得实惠。工作方法上,积极推动基层干部“进社区、进支部、进楼院、进责任区”,实行“群众说事、干部理事、相互议事、诚心办事”制度,使干部与群众双向互动,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排忧解难。谋划决策上,对重大决策事项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在实施低保
3、、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时,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保持阳光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亲民之风,积极创新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镇和村(社区)俯身基层,踏实工作,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里,把群众当亲人,让群众理有处讲、怨有处诉、难事有处反映、问题有处解决。 (三)为民之实,积极创新长效化的化解机制。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力促信访部门由信访问题处理的“中转站”变为“终点站”。以调解来抓早抓小。以解决实际问题来息访罢诉。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尽
4、力尽快化解矛盾纠纷”的原则,变单纯注重信访案件结案率为彻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案结事了。 (四)为民之责,积极创新网格化的稳控机制。结合各地实际,将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镇党政班子每名成员包扶联系若干个村(社区)并担任工作组长,镇机关事业单位的每一名干部结对包扶一个网格,对网格内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摸排调处、政策法规宣讲、困难群体帮扶等工作,实行分块联系、责任包干,以此实现机关干部对群众的网格化服务,使各种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发现和化解,群众困难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解决,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
5、落实。 关于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建议 基层经办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关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为此,建议: 一要加强窗口建设。推动跨部门救助事项的业务协同,依托现有政务大厅,在乡镇(街道)层面普遍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或结合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转办(介)社会救助申请事项,让“群众来回跑”变为“部门协同办”。加快健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理等制度,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真正做到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二要落实经办人员。综合考
6、虑辖区内社会救助服务事项、服务范围、对象数量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县乡两级开展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所需工作人员,科学整合县(市、区)、乡镇(街道)管理机构及人力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力量,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现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不足的地区,可鼓励社会力量承担相关工作,由其向县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或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派遣工作人员。被派遣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优先考虑具有社会工作教育背景或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员。 三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作用。村(居)民委员
7、会要协助做好救助对象困难排查、发现报告,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公示监督,救助对象动态管理、信息报送,救助政策咨询、宣传引导等工作。县级民政部门要按照“费随事转”原则给予支持。探索建立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 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加强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国家统一的政务网络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用共享。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提高基层甄别核实救助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能力。探索建立救助对象需求与慈善救
8、助帮扶资源对接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机结合。 五要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党性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执行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重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走样。加强教材开发和日常业务培训,采取政策解读、专家授课、经验介绍、案例分析、互动参与等形式,切实增强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