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31873
大小:943.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21
《高中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鲁人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娥眉共比高苏洵苏轼苏辙赤壁赋苏东坡像苏轼小资料:赋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于汉初形成的一种文体;本文就是一篇文赋,是一篇记游散文。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关于赤壁的一诗一词一赋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本篇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古战场遗物——沉沙的“折戟”——咏叹历史,抒发现实情怀。诗作开篇两句以一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这是诗人抒发感慨之源。后两句是诗人的议
2、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既感慨曹操兵败赤壁实则天不作美,也是对周瑜的嘲讽。全诗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借评说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悲哀之情。【思考】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
3、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才华横溢的苏轼书◆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辙、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诗——“苏黄”(黄庭坚)◆词——“苏辛”(辛弃疾)◆书法——“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
4、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
5、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吾生之须臾”的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苏轼的黄州生活与《赤壁赋》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不由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
6、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梳理字词句:第一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7、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既:过了万顷:广阔的江面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茫然的万顷翻译: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任凭小船向何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朗颂“明月”的诗歌,高唱“窈窕”的篇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何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
8、儿象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第二节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于是:介词“于”+代词“是”,翻译成:在这时;在这件事;在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