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

ID:38929752

大小:796.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21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_第1页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_第2页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_第3页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_第4页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化学考前速记必备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  符号:用△H<0表示放热,△H>0表示吸热          单位:一般采用kJ/mol          定义:表明反应所能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            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②要求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为同素异

2、形体,要注明名称)不特别注明则表示在101kPa和25℃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④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与“-”一定要注明书写:        反应热与键能关系 △H=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2)燃烧热与中和热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二、氧化还原反应1、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①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F

3、2、Cl2、Br2、O2、O3;②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KClO3、KMnO4、Fe3+盐、K2Cr2O7、浓H2SO4、浓HNO3、稀HNO3;③能电离出H+的物质:稀H2SO4、稀HCl;④其他:HClO、漂白剂[Ca(ClO)2]、MnO2、Na2O2、NO2、H2O2、银氨溶液、新制Cu(OH)2。  2)还原剂:①金属性较强的单质:K、Na、Mg、Al、Fe、Zn;②某些非金属单位:H2、C、Si等;③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CO、H2S及硫化物、Fe2+盐、Fe(OH)2、HBr、HI

4、及其盐、SO2及亚硫酸盐;④其他:单质S、Sn2+盐、浓HCl、NH3。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①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K Ca Na…Fe…Cu HgAg  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F  Cl  Br  I  S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5、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断。4)依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a.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易,金属还原性越强。b.金属所对应的碱碱性越强,金属还原性越强。c.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氧化性越强。d.非金属对应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氧化性越强。例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可判断氧化性:Cl>S>P>C。  5)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比较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一般情况下

6、,还原性:负极>正极。 6)根据物质的浓度大小比较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原则: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②电子得失守恒:得到电子总数与失去电子总数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关键:准确判断变价元素化合价升降数值,求出其最小公倍数,进行配平。  三、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本质是反应

7、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意义:不仅表示某个具体反应,也表示同一类反应。(3)书写原则依据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遵循电荷守恒原理;遵循电子得失守恒原理;(4)书写注意事项①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的反应则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②不能拆成离子的有:a.单质、氧化物;b.弱酸(如HClO、H

8、2S、CH3COOH、H2CO3、H2SO3、HF等)、弱碱(如NH3·H2O等)、难电离的物质(H2O、大多数有机物、极少数盐如(CH3COO)2Pb等)。c.难溶于水的物质(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水快,硫酸不溶钡银钙,氯化物不溶银,其他盐类水下沉;碱溶钾钠钡钙氨。d.多元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如HCO3-、HSO3-、HS-等);  ③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写分子式;反应物中有微溶物,如是溶液应写成离子,如是浊液或固体,则写成化学式。(5)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