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

ID:38912889

大小:1.13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21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_第1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_第2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_第3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_第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一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体的受力分析1、重力怎样产生的?其方向怎样?2、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复习回顾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总是竖直向下或垂直水平面向下,物体在地球表面及附近都要受到重力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物体。轻绳: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方向怎么样?①直接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趋势或有相对运动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压力支持力、绳中拉力的方向怎样?复习回顾物体的受力分析指把研究对象所受到的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它的所有作用力(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

2、的内涵二.受力分析的依据是什么?任何一个力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须同时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总是以成对的方式出现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满足牛顿第三定律。在分析几个相互联系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从力的相互性考虑。1.力的“物质性”2.力的“相互性”3.力的条件性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必须根据该力产生的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来判断4.力的效果性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我们也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受力分析,也就是结合物体的形变或运动状态.比如:处于物

3、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为零等。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这是受力分析的着眼点,力学中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三.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2.首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任何物体都有重力作用,没有明确说明,重力一定存在,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该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隔离法:就是把研究对象从相关的物体系中隔离出来,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不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画出每个力的大小,但是方向

4、必须准确。4.最后分析摩擦力——看它跟哪些物体接触,有无弹力,有无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依次分析每一个摩擦力5.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画出物体的受力图3.其次分析弹力——弹力看四周:看它跟哪些物体接触,有无弹性形变,依次分析每一个弹力,弹力的个数小于等于接触点(面)的个数。受力分析时应注意:C.深刻理解“确定研究对象”的含义,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或者是几个物体甚至是一个点,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A.检查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对应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B.分析所得结果能否使物

5、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D、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ABC典型例题(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2)在力F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球FGFNfGFNFfV(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4)在力F作用下行使在路面上小车FVv(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GFNGGFNFNfF(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接触面光滑)AV(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接触面不光滑.AVGfGN(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4)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光滑)AGFNFNFNfGF(5)各接触面均光滑AGN1N2(6)沿传送带匀速上滑的

6、物块AAGFNf课堂练习F(1)A静止在竖直墙面上Av(2)A沿竖直墙面下滑A(3)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FA(4)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光滑)FA(5)向上爬杆的运动员(6)光滑小球NGGfFGFNfGGFNFBA(2)A、B同时同速向右行使(1)A、B同时同速向右行使BAFA:NBAGAB:GBNfFNABA:GANBAfBAFB:GBNffABNAB(3)A、B静止FAB(4)均静止A:GAfBANBAFB:GBfNNABfABA:NBAGAB:GBNfNABBA(5)均静止A:GANBAfABGBNffBANAB(6)均静止A:NGAB:TGB(7)均静止fGANTA:

7、B:TGB(8)静止ABA:GAf1NBAB:GBf2N2N1NAB(9)静止ABCA:GAf1NBAN1fBAB:GBfABNCBNABfCBC:GCf2N2NBCfBCGF1F2A斜面光滑,木块自由下滑GF斜面粗糙,木块静止AGF1FN斜面粗糙AVGFNFfAGF1F2AAAAGF1F2GF1F2FfGF1F2AGFGFFNFf粗糙水平面VFABAGFNFFfAGFFAGFABAFA和B一起匀速运动GAFBABGBF地BFFf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