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

ID:38891979

大小:246.2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0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_第1页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_第2页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_第3页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_第4页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02T 001.2-2006 名优绿茶 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35DB3302宁波市地方标准DB3302/T001.2—2006代替DB3302/T001.2-2000名优绿茶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QualitygreenteaPart2SurroundingandPlanting2006-10-01发布2006-10-01实施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02/T001.2—2006前言本部分代替DB3302/TOO1.2-2000《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本部分与DB3302/T001.2-2000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增加了产地环境的质量安全要求;──

2、增加了名优茶立体采摘茶园的修剪技术;──对土壤管理和茶园施肥进行修改,严格按照无公害的要求执行;──修订了茶树病、虫、草害的防治,规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生物、化学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按照无公害茶园的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增加了鲜叶采摘要求;──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名优茶园宜使用的肥料";──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名优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是“名优绿茶”系列部分的第2

3、部分,该系列部分的其它部分为:DB3302/T001.1-2006名优绿茶第1部分苗木与繁育技术DB3302/T001.3-2006名优绿茶第3部分茶厂基本技术条件DB3302/T001.4-2006名优绿茶第4部分加工技术DB3302/T001.5-2006名优绿茶第5部分商品茶本部分由宁波市林业局提出。本部分由宁波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本部分起草单位:宁波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宁海县茶业协会、余姚市瀑布仙茗茶叶产销合作社、奉化市雪窦山名茶产销合作社、鄞州区林业技术管理服务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4、:韩震、王开荣、李明、俞茂昌、方乾勇、林伟平、傅起升、吴颖。本部分所代替的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02/T001.2-1992;──DB3302/T001.2-2000。IDB3302/T001.2—2006名优绿茶第2部分产地环境与栽培技术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名优绿茶茶园的产地环境、规划与垦建、主栽品种、茶苗定植、树冠培育、土壤管理、生理保护、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鲜叶采摘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宁波茶区名优绿茶茶园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02/T0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

5、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NY/T227微生物肥料

6、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DB3302/T051.1宁波白茶种苗DB3302/T051.2宁波白茶栽培技术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部分。立体采摘茶园指树冠垂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采摘深度,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幅度和分枝密度,以同一级分枝为主要生产枝,以采摘春名优茶原料为主要目标的茶园模式。4园地建设4.1产地环境4.1.1名优茶园应选择坡度25度以下,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段。土层深80cm以上,pH4.5~pH6.5,有机质含量大于1.5%,地下水位100cm以下。4.1.2远离生活区和工

7、业区,无环境污染。4.1.3茶园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20规定的要求。4.2园地规划4.2.1茶园应设计主道、支道、园道。主道路面宽应不小于400cm,支道路面宽应不小于250cm,园道路面宽应不小于150cm。4.2.2茶园四周应设置隔离沟,沟底宽30cm,深50cm以上;每隔10行~14行茶行设置横水沟,主道、1支道内侧设置护路沟,沟深在50cm以上,山坡凹处,茶行横断处设纵水沟;沟底宽20cm,深40cm以22上;各水沟出口处设置1m见方的水池,每1.5hm~2hm设置一个。4.2.3茶行按等高线布置,

8、长度为30m~40m,坡度25°以下直接开垦。4.2.4茶园隔离沟外则,主道、支道两旁,园道一旁均应植树。树种应选择病虫寄生少,树冠幅小,经济效益高的适宜常绿树种,树行与茶行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150cm。4.3园地开垦4.3.1园地应全面深垦。荒山分初垦和复垦二次进行,初垦深40cm,清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复垦深30cm,筑出茶行;熟地在清除前作物后深垦一次即可。24.3.2种植前一个月,按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