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展开与折叠》(2)

1.2《展开与折叠》(2)

ID:38880446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1.2《展开与折叠》(2)_第1页
1.2《展开与折叠》(2)_第2页
1.2《展开与折叠》(2)_第3页
1.2《展开与折叠》(2)_第4页
资源描述:

《1.2《展开与折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2.展开与折叠(二)各位评委老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承接上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学生在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圆柱、圆锥、球、棱柱以后,进一步通过对几何体进行观察、折叠、展开,了解棱柱的有关概念,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探索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形,进而发展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

2、开图判断立体模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内容教师:(拿出圆柱形纸筒,展示)沿圆柱形纸筒

3、上所画虚线展开,纸筒的侧面是一个什么图形会是什么图形?学生:长方形。教师:(拿出圆锥形圣诞帽,展示)沿虚线展开,圆锥形圣诞帽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学生:扇形。教师拿出一个制作漂亮的正方体纸盒展示给学生看,又拿出另外一个同样制作的正方体纸盒的平面展开图给学生看并用手慢慢地折叠成正方体纸盒。教师:人们是如何将平面纸做成如此漂亮的纸盒的呢?导入新课:展开与折叠(二)目的:感受圆柱、圆锥的侧面可以展开为平面图形,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好奇心和欲望,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效果:老师的提问燃

4、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新课自然导入。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教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教师: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

5、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教师: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面图形会不一样呢?学生观察手中图形,小组讨论得出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的表面上看似不同,但通过转动、翻转可得相同。教师: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学生: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目的: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验证自己的想法。作品成

6、果的展示让学生有成就感。问题“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面图形会不一样呢?”的提出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关注个性发展。效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成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沿某些棱剪开成平面图形,不仅让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能力。由此,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感悟,促使学生自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内容:教师: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以下平面图形。先想一想,

7、再动手剪,剪错了不要紧,再粘上,重剪。[来源:学,科,网](1)(2)学生思考,再动手剪,然后与同伴交流。请剪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剪法。教师:把一个正方体剪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你能剪成吗?学生先想,再剪,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剪的方法相互指正,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学生说明(3)的剪法。(4)不能剪出,因为图中有6个面相连,而将正方体的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要剪开7条棱。练习2教师: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面A、面B、面C的对面各是哪个面?ABCDEF学生思考

8、,猜想答案。教师请一位同学用透明胶粘贴成正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验证答案。目的:让学生描述自己是如何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成指定形状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大胆想象,并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以培养学生动脑猜想、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和空间观念。练习2训练了学生由平面图到立体图的空间想象能力。效果:学生先猜想,再操作确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以及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学生间相互探究,交流的热情很高。[来源:学,科,网]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内容教师:通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