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75227
大小:2.3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20
《高三政治总复习课件:专题31: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于2010年1月14日在京举行,经多次论证,专家结合墓葬规格、出土文物、墓主骨骼的鉴定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墓主的身份进行了初步推测,认定此墓的墓主为曹操,其墓葬为曹操的高陵。[理性思考]1.对曹操高陵的考察证实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其原因是什么?2.对曹操高陵的认定需要充分发挥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请简要回答,什么是合理想象?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考点预览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2.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考情分析命题范围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及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是历年高考常考点。命题形式本节内容一般以选
2、择题的形式呈现,但也不能忽视对主观题的训练。命题热点在2011年的复习备考中,要结合国家的大型建设以及探月工程,理解系统综合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因事物的决定了在思维中必须进行分析与综合,即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对及其过程的有关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上进行把握。客观性质要素事物整体综合2.含义(1)分析: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2)综合: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各个要素整体思维过程3.关系(1)分析和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
3、。只有对事物各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才能正确认识整个。(2)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既要注意在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基础上的综合。分析综合客观对象综合分析4.贯穿核心:法。5.要求:立足于,从的实际出发,坚持。矛盾分析社会实践客观存在唯物辩证法正确理解分析与综合的关系1.区别(1)含义不同。(2)客观依据不同:①客观事物的复杂多样性,要求我们在思维中对它们进行分析。②客观事物的统一性,要求我们在思维中对它们进行综合。(3)作用不同:①分析侧重于对部分的把握。②综合侧重于对整体的概括。2.联系(1)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①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只有对各要素首先做出周密的分析
4、,才有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②综合是分析的前提。只有对事物各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2)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①分析向综合的转化。人们在思维中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特性等分别加以认识,一旦抓到了客观对象诸方面的本质规律性,思维活动就会由分析进入到综合,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的、综合的认识。②综合向分析的转化。在分析基础上得来的综合认识,又须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得到深化。这就是综合向新的分析的转化。(3)贯穿于分析与综合方法之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法。它要求对矛盾各个方面及其关系既
5、分析又综合,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典例1](2009·重庆高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研制大型飞机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为此,国家转变体制机制,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优化整合全球资源,成立了国家控股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大型飞机的研制进入实体操作阶段。研制大型飞机的决策和实施需要()①审时度势②在分析指导下进行综合③运用系统综合思维方法④发挥体制创新的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导]选本题以成立国家控股的中
6、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背景材料,并将研制大型飞机的决策和实施为命题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题意、结合知识分析,①③切合题意要求,②④表述错误,因为是在综合指导下进行分析,并发挥体制创新的积极作用。故应选B。B[演练1](2009·上海高考)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从整体到部分B.从部分到整体C.从个别到一般D.从一般到个别解析:本题以上海世博会吉祥物为命题依据,并将“人”字创意
7、作知识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知识判断,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法或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是属于分析或综合的问题。从整体到部分属于分析,从部分到整体属于综合。故选B。答案:B1.合理想象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根据,充分发挥了人的潜能,对人们世界和世界是极为有益的。已知事实已知的规律思维认识改造2.创造性思维(1)含义:以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2)表现:敢于打破,进行思维。(3)知识创新①目的:追求新,探索新,创立新,创造新方法,积累新。②要求:培养意识和创新。科学理论新问题解决常规逆向发展规律学说知识创新能力3.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