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

小学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

ID:38869873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0

小学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_第1页
小学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宜宾市珙县洛亥镇中心校黄诚电话:15808318188                    Luohaixiaoxue@163.com摘 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加强小练笔,此方式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从介绍课堂小练笔入手,以创造氛围,相机教学,让学生以情而练;注重细节,把握亮点,让学生言无不尽;加强点拨、重点评价,让学生练有所获几方面,以期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多说、多积累、多练笔的习惯为目的。关键词:[课堂 小练笔 习惯 培养]从文本中炼出写作素材,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语言的组织、运用相机结合起来

2、的一种练习方式即理解为课堂小练笔。因其灵活性、范围小,难度低,是增强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所以培养小学生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尤为重要。但在阅读教学中,练笔常常被忽略或形式单一而没有达到目的。要想课堂小练笔有实效,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培养小学生课堂小练笔习惯养成,结合自身教学浅析如下:一创造氛围,相机教学,让学生因情而练对于阅读教学中的练笔,教师应调动学生练笔的兴趣和积极性,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宽松的练习氛围,而达到高效,使之习惯成自然。1、在教学中扣住学生动情之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

3、、点拨,学生往往会被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景和语言魅力所打动。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在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之时下笔,让学学生用心扣击文字,用写传递深情,然后走进文本去产生情的感动,再以“情”来关照文本——通过感悟练笔,释放他们的情感。2、接着课堂教学成熟之时。课堂上随时可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声;可看到面红耳赤的辩论情景。此时,课堂教学已达到了成熟,学生的“情”也融入了文本之中,教师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际,给予自我展现的空间。应及时布置一些小练笔,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3、灵活机动适时要

4、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伴随着预设而产生,教师要善于捕捉适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把握文本的空白点,不失时机,从容又不失灵活机智地设计练笔。这样,于课堂的随机生成处及时练笔,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自己的思想。二、注重细节,把握亮点,让学生言无不尽教师能将课堂小练笔运筹帷幄于心间,寻出文本适当的练笔处,从细节处找话题,让学生有得说,说得好,从而勾起学生练笔的欲望,自然成为好习惯。21、从文本精典语句处仿写。仿写是模仿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练笔训练。小学生作文正处在扶床学步、呀呀学语阶段,因此,在阅读教

5、学中,教师应抓住典型的例文,以例文引路,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就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照应、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衬托等进行分项仿写。从形式上,可学习范文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从内容上可替作者说话,也可为主人公着想或假设是我时情感的抒发等等。这样读写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样文,使学生写起来有所依傍,从而大大降低了起步作文的难度,小练笔也更有效。2、从文本的感悟中拓宽思路。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所感所悟,进行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它不仅为练笔起到了有材可取,使学

6、生有话可说,更使学生有材可写,从而淡化写作的畏惧感,更重要的是练笔随即进行,强度不增加,却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练的密度。3、抓住文本留白练笔补。文本中有很多留白处,给了学生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学中己通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品味了文本内容的妙处,则在此基础上将文本留白处进行练笔补,此方式重点在于加强好学生的读与悟,才有得流露。4、续写文本结尾处。一篇好文章常常会使人觉得意犹味尽,有些文本内容不写结局,留下想像空间,更具有艺术魅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思维就会在小

7、练笔中飞扬起来。三、加强点拨、多样评价,让学生练有所获做好小练笔的指导。对学生小练笔的指导是对学生优缺点的分析、指点和改进说明,是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指导对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和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应该抓住练笔的契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改的习惯,同时,教育学生要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除了让学生自评外,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组织互相评价或集体评价,即找出不足,又学习别人习作中的优点,从而互相促进。练前指导和练后点评相结合。在练

8、笔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品味语言、感悟文本,并注意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为学生打开练笔思路。在评改时,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儿童的眼光来审视文中的奇思妙想,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