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43944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春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3.学习作者运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一)初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预习题。1.朗读课文,把你不
2、认识的字词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通过查字典弄清它们的读音及意思。2.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水涨起来了()A.zhǎngB.zhāngC.zhàng(2)跟轻风流水应和着()A.héB.hèC.huó(3)……混着青草味儿()A.húnB.hūnC.hù3.给下面各组形近字注音并组词。嫩()眨()嘹()(1)(2)(3)懒()泛()缭()哄()衰()薄()(4)(5)(6)烘()蓑()簿()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并用该词语再造一个句子。(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3、走着。解释:造句:(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解释:造句:5.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1)山____起来了,水___起来了,太阳的脸____起来了。(2)树叶儿却____得发亮,小草儿也____得逼你的眼。(二)再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各题。6.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全文围绕一个”_____”字,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7.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描绘了五幅图画,它们是“
4、春草报春图”“图”“图”“图”“人勤春早图”。8.从全文来看,本文写景的顺序有:从到,如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总写春景,第三至第七段分别从局部进行描写;从上到下,如文章第四段描写春花时,“”“”“”等词就是明显的标志。9.在描绘春景时,作者还善用比喻,如最后三段,分别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春天的“”“”“”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播放《春》的配乐视频。)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后回答。教师导语:想去看看春天的景象么?那就让我们随着朱自清一同走
5、进春的世界吧。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板书《春》朱自清)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3.学习作者运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幻灯片3~4)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
6、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
7、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四、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字词。1、朗读课文。(幻灯片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体会这篇课文主要采用愉快、赞美的语调来读。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查字典标注拼音。五、朗读课文
8、,理清文章思路。1、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学习朗读的知识。(幻灯片6)朗读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请看朗读范例。(幻灯片7)︵︵︵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表示语意未尽而中途极短暂的停歇,“∣”表示略长些的停顿,“︵”表示前后语意连贯,“·”表示重读。请同学们将朗读符号标注在书上,听老师范读一遍。(教师范读)同学们请你们也试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