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ID:38842421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_第1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_第2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_第3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_第4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浅谈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中国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还将致力于培养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治国人才。社会客观形势的发展,对法律人才的素质及其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高等法律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作重新的审视和相应的调整。一、我国法律教育现状及时代要求我国法律教育,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2、可谓命运多蹇,暴起暴落。跨入20世纪后,中国法律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80年代,为解决当时法律人才青黄不接问题,国家提倡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兴办法律教育,从而带来了我国法律教育的复兴,也初步满足了当时国家法制建设的人才需求。但是这种急速发展,却使法律教育体系中从中专、专业证书、专科、本科、双学位、到研究生课程班、研究生班、硕士、最后到博士,一应俱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层次之多世界罕见。这视必导致我国法律人才类型的混乱。90年代末,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法律教育体系已调整为专科、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博士。然而,除研究生教育有一定的

3、专业学术方向,教育模式有自己的特色外,目前,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也无论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农医类院校,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大同小异,特别是教学内容均以民法、刑法、宪法、法理等法学专业课程为核心,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实质是定位在为一般的法律职业部门培养法律人才,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法律职业部门。笔者认为,未来社会对法律人才更多的需求在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这就使法律人才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即有学术型法律人才;应用型法律

4、人才包括实践型法律人才和复合型法律人才;辅助型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除了要熟练地掌握相应的法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的工作技能,以适应新的时代知识结构的多元要求。这种人才素质要求上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二、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利弊近年来,我国适应社会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创建了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法律硕士教育的创设初衷是培养复合型、且具有实务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招收对象为非法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制两年,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采取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完规定学分,论文答辩合格,获得法律硕士

5、学位,这种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既懂法律,又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缺憾。1.这种模式的创设和实施,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又多出一个分支,使原本复杂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混乱,不利于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调整。2.法律硕士教育很难使学生达到高于本科的研究生专业水平。法律硕士学制2年,教学内容是以普通法律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即是法律本科必修课程,且又往往以专题、讲座形式开设,可以说在2年里学生受到的是初级的、不完整的法律学历教育,从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上看,应该说他们不高甚至是低于法律本科学生。因为

6、法律本科学生受到的是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而法律硕士在学历层次上却是高于本科学生的研究生层次,这是不尽合理的。3.法律硕士教育很难达到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法律硕士教育的实施使法律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法学硕士教育以培养“学术型”高级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和法律硕士以培养“实务型”高级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双轨制”并行的局面。而我国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指向,从教育设施、教材、教学方法到教师结构都不具备培养“实务型”高级法律人才的条件。因此,学生在2年时间里很难达到既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具有实务能力的高级法律人

7、才。笔者认为,高等法律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为指向,实务能力的培养,应由各法律职业部门按照需求创办职业训练学校来完成。4.从高等法律教育体系看,法律硕士很难与法学博士教育相衡接。法律硕士毕业生很难满足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条件。仅是接受了2年初级法律学历教育的法律硕士无法与经本科4年、研究生3年的法律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处于同一专业知识水平上。这使我国原本规范的高级研究生学位教育的链条上出现了一个缺口。综上所述,将法律硕士教育做为培养高级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在我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三、“双学

8、位”培养模式应成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渠道笔者认为“双学位”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模式更适合我国。“双学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校期间修读完法学和另一学科的专业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另一专业学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浅谈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中国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还将致力于培养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治国人才。社会客观形势的发展,对法律人才的素质及其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高等法律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作重新的审视和相应的调整。一、我国法律教育现状及时代要求我国法律教育,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2、可谓命运多蹇,暴起暴落。跨入20世纪后,中国法律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80年代,为解决当时法律人才青黄不接问题,国家提倡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兴办法律教育,从而带来了我国法律教育的复兴,也初步满足了当时国家法制建设的人才需求。但是这种急速发展,却使法律教育体系中从中专、专业证书、专科、本科、双学位、到研究生课程班、研究生班、硕士、最后到博士,一应俱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层次之多世界罕见。这视必导致我国法律人才类型的混乱。90年代末,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法律教育体系已调整为专科、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博士。然而,除研究生教育有一定的

3、专业学术方向,教育模式有自己的特色外,目前,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也无论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农医类院校,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大同小异,特别是教学内容均以民法、刑法、宪法、法理等法学专业课程为核心,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实质是定位在为一般的法律职业部门培养法律人才,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法律职业部门。笔者认为,未来社会对法律人才更多的需求在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这就使法律人才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即有学术型法律人才;应用型法律

4、人才包括实践型法律人才和复合型法律人才;辅助型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除了要熟练地掌握相应的法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的工作技能,以适应新的时代知识结构的多元要求。这种人才素质要求上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二、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利弊近年来,我国适应社会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创建了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法律硕士教育的创设初衷是培养复合型、且具有实务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招收对象为非法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制两年,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采取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完规定学分,论文答辩合格,获得法律硕士

5、学位,这种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既懂法律,又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缺憾。1.这种模式的创设和实施,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又多出一个分支,使原本复杂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混乱,不利于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调整。2.法律硕士教育很难使学生达到高于本科的研究生专业水平。法律硕士学制2年,教学内容是以普通法律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即是法律本科必修课程,且又往往以专题、讲座形式开设,可以说在2年里学生受到的是初级的、不完整的法律学历教育,从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上看,应该说他们不高甚至是低于法律本科学生。因为

6、法律本科学生受到的是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而法律硕士在学历层次上却是高于本科学生的研究生层次,这是不尽合理的。3.法律硕士教育很难达到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法律硕士教育的实施使法律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法学硕士教育以培养“学术型”高级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和法律硕士以培养“实务型”高级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双轨制”并行的局面。而我国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指向,从教育设施、教材、教学方法到教师结构都不具备培养“实务型”高级法律人才的条件。因此,学生在2年时间里很难达到既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具有实务能力的高级法律人

7、才。笔者认为,高等法律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为指向,实务能力的培养,应由各法律职业部门按照需求创办职业训练学校来完成。4.从高等法律教育体系看,法律硕士很难与法学博士教育相衡接。法律硕士毕业生很难满足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条件。仅是接受了2年初级法律学历教育的法律硕士无法与经本科4年、研究生3年的法律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处于同一专业知识水平上。这使我国原本规范的高级研究生学位教育的链条上出现了一个缺口。综上所述,将法律硕士教育做为培养高级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在我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三、“双学

8、位”培养模式应成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渠道笔者认为“双学位”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模式更适合我国。“双学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校期间修读完法学和另一学科的专业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另一专业学士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